听到包拯的评价,欧阳修倒是有些吃惊。
人长患灯下黑,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尤其如此。
别的人常常惊诧于欧阳辩的聪慧和妖孽,而欧阳修却总是觉得自家的幺儿古灵精怪,不太听话,还老是和他作对,当然算是个好孩子,但就未必十分听话了。
但在包拯这里却是看到了另一面的幺儿。
不过想想也是,幺儿的确是古道热肠,只是有些事情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而已。
在对自己家人,幺儿所做的一切的确是无懈可击。
给家里买小院子,现在又给三位兄长主动买了婚房,虽然还有很长的时间才用得上,但幺儿已经想到了,反而自己这个父亲还后知后觉。
在父母兄弟的兴趣上面,从来都不吝啬钱财,给自己和大儿子买各种珍贵的书籍和文房四宝之类的收藏品,给妻子买各类珍贵花木,给老二买诸多的摩喝乐,给老三买了一只肥猫,还给不少钱买小鱼干,可谓是有求必应,从不吝惜。
在对待家中奴仆的时候,幺儿从来都是平等对待,和他亲近的碧珠不说,连门房出口必称【我家四公子】之类的话,家中的奴仆们似乎对这个幺儿特别的尊重以及爱护,这必然和平时幺儿对他们足够好才会有的。
在对待店里的伙计方面,他也算是略知一二,幺儿赏罚分明,但也极有人情味。
之前有一个伙计家中父亲病重,急需要一笔不小的钱治病,幺儿二话不说就直接借了。
虽然那小伙的父亲最终不治身亡,但小伙对幺儿却是死心塌地起来。
最近所谓的西湖城股份公司,里面诸多所谓股东,有不少还是自己的同僚,每次说起幺儿,总是称赞不已,说一些永叔兄生了一个好儿子,处事公正不阿之类的话语,自己还以为是同僚间相互吹捧呢。
现在听包拯这个出了名的刚直性子的评价,欧阳修才意识到,自家的这个幺儿除了聪慧能干之外,本身的品格脾性修养也着实是上上之选。
果然不愧是自己的种啊!
欧阳修一股莫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想来幺儿一定是从小跟着自己见识过不少的事情,不仅开阔了眼界,又从我这里学会了崇高的道德品质,才造就了如此优秀的他。
我这也算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吧?
包拯看着在寒风中嘿嘿直笑的欧阳修颇为无语。
他知道这货肯定又在自豪自己的幺儿了。
早就听说欧阳修除了爱打嘴炮,喜欢炮轰他人,早年风流不羁,最近尤其喜欢吹嘘自家的儿子,如今看来已经病入膏肓了。
不过,包拯只感觉心中一酸,若是小繶还在就好了。
包拯忍不住羡慕起欧阳修来,虽然欧阳修在他眼里看起来不太靠谱,但这家伙有四个儿子,贤愚暂且不说,光是一个个虎头虎脑的健健康康的就足以令人羡慕了。
惠民河的清理工作很顺利的执行,甚至有一些权贵主动派人自己清理干净,生怕被包拯记入黑本本,开封的百姓纷纷赞颂包拯造福百姓。
包拯却颇有些内疚,因为他的事情完成了,但欧阳辩所期望的却还是遥遥无期。
这件事情里面,台谏的御史们获得了业绩,他自己则是成就了自己的第二个政绩,权贵们虽然损失了一些财富,但无足轻重,皇帝也没有失掉威严。
而欧阳辩却只能看着陈执中依然潇洒自在。
听说张氏也不敢作妖了,陈执中最近还新纳了妾室。
包拯心有愧疚,但最近百姓因为他的改革,变得敢于打官司起来,虽然官司有大有小,有些更只是一些鸡皮蒜毛的事情,但事关百姓利益,包拯丝毫不敢怠慢,于是忙得脚不着地,也无暇找欧阳辩了。
天气慢慢变得暖和起来。
欧阳辩也从轻易不出门到带着碧珠到处走走的改变,碧绿的新生嫩芽的确驱散了他不少的烦闷。
欧阳辩带着碧珠和陆采薇二人,乘着马车到朱仙镇游玩。
开封一带人口众多、商业密布,而为了解决城内百姓的粮食和生活用水问题,开封府先后在此开凿疏浚了汴、惠民、金水和广济四渠,并称“漕运四渠”。
惠民河是仅次于汴河的第二大运河,江淮地区所需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主要就是从这惠民河运输进来的,其航道入淮后向南可直达长江下游地区。
也是因为漕运的便利,河岸两旁的村镇也逐渐繁荣起来,而朱仙镇就是这其中之一。
小镇濒临运河,又与京城开封毗邻,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因而舟楫穿梭,人流往来,甚是繁荣。
原本惠民河被占河堵塞,朱仙镇的繁华有些没落,但自从惠民河整改之后,朱仙镇比以前更加的繁华起来,因为如今的汴京人口比起之前还要更多。
人流繁多,便会有鱼龙混杂之虞,欧阳辩主仆三人,便亲眼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