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知行合一!  北宋之无双国士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欧阳辩上书皇帝不接受言官的任命,之后便天天悠游林下,过起了以前的颓废生活,只是似乎有些不适应起来。

欧阳辩不由得自嘲:“社畜生活过久了,就再享受不了悠闲了。”

不过还真的闲不了多久,包拯的儿媳妇崔氏找上门来。

“你的意思是,孙氏所生孩儿,便是包大人的儿子?”

欧阳辩颇为惊诧。

崔氏点点头肯定道:“没错,他的生母是家公以前的侍妾孙氏,当时家公因为亡夫病逝伤心不已,便把孙氏打发回娘家,那时候家公也并不知道孙氏已经有孕。”

欧阳辩奇道:“你既然知道,怎么不说呢?”

崔氏有些难为情:“我……”

欧阳辩挥挥手笑道:“无所谓了,老包有后就是大好事,那嫂子这次过来是想?”

崔氏感激地看了看欧阳辩道:“奴家虽知我家叔叔之事,但家公家婆并不知道,而我之前没有告诉他们,我现在不太敢说。

世叔与家公关系莫逆,能不能给想想办法,家公的朋友不多,奴家想来想去唯有世叔您能够帮忙了。”

欧阳辩沉吟了一下:“贸然将孩子送回去或者告知他们都不合适……不如等春节的时候送回去好了,这样大喜日子里,也能够减少不少的障碍。”

崔氏点点头,但突然想起:“对了,家公的六十大寿应该快了,就在下月。”

欧阳辩喜道:“这样更好,六十大寿喜当爹,这是个好兆头啊!嗯,对了,我那世兄多少岁了?”

崔氏道:“嘉佑二年生,应该是三岁了。”

欧阳辩点点头,露出饱含深意的笑容。

好个老包,身体还可以的嘛。

……

包家小院。

包拯的公廨清冷严肃,但家里不是他能够做主的地方,家里是包拯老妻与儿媳妇的地盘,所以布置得颇为温馨。

家里人不多,下人也不多,也就是做饭的厨子、打扫卫生兼看门的门子,还有一个专职的车夫,除此之外便无别人。

如果汴京城的相公们能够如同包拯这般生活简朴,他们每年都能够在汴京买一套院子。

不是宰相的薪俸低,而是他们要养的人太多,生活水准也高,想要存下钱来,除非是有人帮忙经营生意。

而那些不怎么会经营生意、只靠薪俸过日子的相公,能把日子过稳当就不错了,买不起房还真的不是作假。

包拯和老妻在吃饭,儿媳妇崔氏一般不同席,儿子早逝,儿媳妇与他们两人同住,本身就容易惹流言蜚语,包拯对这还是颇为慎重的。

两人都是头发灰白,相对无言。

老妻吃了一小碗米饭,放下来看着包拯吃。

包拯也没吃多少,近些年来他也感觉身体精力大不如前了。

老妻将包拯放下碗筷,便出声道:“你的大寿差不多也快到了,咱们办一办吧?”

包拯摇摇头:“无子无孙的,冷冷清清,膝下没有小儿绕膝,办了也只是冷冷清清的,没有什么好办的吧。”

老妻顿时落泪:“你是怪责我没有多给你生多几个么?”

看到老妻落泪,包拯顿时心烦起来,但又不愿意和老妻发火,低声道:“好了好了,你要办便办吧。”

老妻抹了抹眼泪道:“毕竟是六十大寿了,咱们也得请亲朋好友过来,这样才能够热热闹闹的。”

包拯哼道:“请他们来干什么,来请托我做事么?”

老妻嗔怪道:“就你清正严明,搞得我们一家跟没有个亲戚似的,要不是你,咱们还可以从家族里过继个孩子过来,总不至于断了香火。”

包拯叹了一口气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事是天注定的,又有什么好说的。

亲戚什么的就没有必要请了,多是来请托贪慕权势而来,来了我看着也心烦,就请几个朋友吧……

哎,也不太合适,几个辅弼之臣凑一起,官家现在不能视事,容易贻人口舌,要不……还是算了吧。”

老妻点点头:“你担心也有道理,但也不能就只有咱家三个人吧,那……得多冷清啊!”

包拯想了想道:“要不,就请一下欧阳永叔和季默两父子吧,永叔和我朝夕相见也就无所谓了,至于季默那小子……嘿,最近估计无所事事呢。”

老妻喜道:“季默来好啊,那小孩多久没来了,都要生分了吧,是不是你这老家伙训斥他,所以他才不来了?”

包拯苦笑道:“季默这几年都在到处东奔西走的,近些日子倒是在京,但我估计他也没有心情。”

老妻诧异道:“没有心情……发生了什么事吗?”

包拯道:“季默之前掌管央行,白手起家,筹办起了一个偌大的央行,让国库都因此而充实起来,其功莫大,君谟最近见到我都是眉开眼笑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