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骑兵见状大惊,想要过来支援,但这个时候,后面的小山坡上却是马蹄声大响,一支大队骑兵从山坡冲下来。
西夏骑兵首领大吃一惊,敌人来势太快,一下子从骑兵阵侧翼插入,将骑兵阵拦腰截断!
这是两队骑兵第一次短刃交接,这一交接,西夏骑兵又是肝胆俱寒。
因为他们发现,敌军骑兵的马是好马,骑兵更是壮硕,都是骑在马上,对方就是要高一头。
当兵器交接的时候,西夏骑兵更是吃惊,因为对方力大无穷,每一刀都是势大力沉。
一旦被砍中,要么甲裂人亡,要么被砍到地上,其实也是临死了。
而自己这边砍中对方的甲胄,却如同挠痒痒一般,除了迸射出一道火星,便再无其他的效果。
这是技术的代际关系了。
欧阳辩虽然在冶铁上没有给予太多的意见,但是他给冶铁设计的炉子和增加温度的各项工具,本身就是在提升钢铁的质量了。
关键是,这些年大规模的冶炼钢铁用于修路搭桥,这里面的规模足以让大宋的冶铁技术实现质的提升了。
所以银监卫的刀枪以及甲胄,都是优于这个时代的。
至于这一点为什么没有在宋军身上体现,那就是宋军腐败的问题了。
宋军因为腐败的采购系统,只会依赖之前的采购途径,新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就卖不进去,连棉衣棉被都没有采购,更别说刀枪甲胄了。
兵员素质、马匹、装备、战术全方位领先的情况下,在这种遭遇战中的优势就太大了,所以刚刚一接触,人数更多的西夏军立即就有了溃败的迹象。
费听春利久经战阵,经验非常丰富,知道这个遭遇战的亏是吃定了,有意想要拖阵保持实力,但两军已然纠结在一起,想要脱离哪里有那么简单,反而费听春利撤退的指令一出,西夏军立即溃败。
代蔚华敏锐嗅到了战机,立即下令以斩杀对方人命为主要目的。
在欧阳辩的战争论中,代蔚华这些年轻将领们总结出所谓的【欧阳辩十大军事原则】之一便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夺取城市为主要目标。】
此次出兵的战略目标便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说,要以这一次的胜利,让人看到银监卫,也就是对外宣传的黑鹞子的战斗力,增加他们对黑鹞子的信心,也就是说让他们对李秉常的信心增强,如此一来,招募他们就成为可能。
在欧阳辩的计划之中,招募西夏军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就目前来说,想要完全从宋境里面挖人出来,困难不少,先不说处境难不难,就是说要吸引人出来打仗,正常人都不会愿意的。
所以目前最有可能获得的力量就是西夏国,然而西夏国虽小,但那也是相对宋辽来说,而以银监卫的力量,无疑就是以蛇吞象。
但以欧阳辩目前的状况来说,即便是以蛇吞象,也得试一试了。
有个原因欧阳辩没有说,为什么他要假死道西夏来打拼,而不是在宋朝内部造反,着实是想要在宋朝内部造反夺取政权基本不可能。
赵家人用制度、用恩惠惠及读书人,形成了只有从外部推翻而无法从内部打破的架构。
如今这条路难不难?
难!
但比起在宋朝内部造反,着实要简单多了。
西夏的架构松散,真正的结构就只有朝廷那么一点,部落基本保持自主,而朝廷内部又是后党专政,这样一来,就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了。
所以这一次就是要打出帝党的威风来,帝党只要展现出实力,就会有人闻风而来,别怀疑,愿意风险投资的人很多的,世界上不缺乏野心家,更不缺少走捷径的人。
代蔚华部用一场荒唐的遭遇战,打出了黑鹞子的第一枪!
费听春利久经战阵,经验非常丰富,但今天的决策绝对是不够英明的,至少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先行撤退的,这个时候撤退,就和溃败没有什么区别了。
代蔚华又是用新式军制练出来的将领,用后世的先进军事思想武装过的青年将领,对于战绩的嗅觉极其敏感,在费听春利下令撤退的瞬间,立即嗅到了歼灭战的味道。
代蔚华立即下令全军以滚筒式追击法,就是全军分成三部,一段一段的截击滚筒式的前进,直至将敌人全部歼灭为止。
但西夏其他的军队闻讯来救援的时候,银监卫已经嗅到味道撤离了,而费听春利一部六千余人,活下来只剩身边的亲卫几百人,虽然不算是成编制全歼,但费听春利部已然废了。
一战下来,代蔚华部一千五百多人,斩首三千多人!
这是一场值得一说再说的大胜利!
当消息传回盐州城的时候,连欧阳辩都不敢相信。
种谊却没有什么意外。
他这么对欧阳辩说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