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七章 梁子秋之母  开局绑架了隋炀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年人名叫梁奇。

梁子秋作为寒门子弟,在梁家村里,读书成绩最好。

引起了梁奇的注意。

他觉得梁子秋身为读书人,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便向宋氏讲解了一番求学的好处。

若能读成,未来他也算是梁子秋的恩人。

于是便让宋氏把梁子秋送到洛阳国子监去求学。

至于为何不在长安的国子监求学,原因自然是因为长安乃是古都,世家贵族根深蒂固,国子监被世家把持。

里面一个寒门子弟都没有!

唯有洛阳国子监,在老杨的扶持之下,收揽了大量寒门子弟。

所以梁子秋才从长安前往洛阳,这一求学,便是八年。

原本每月梁子秋都会寄信回到家中,但大业十四年开春以来,梁子秋就仿佛失踪了一般。

“宋婶,我让人去洛阳打探过了,在今年立春的时候,洛阳国子监的学生都被李密谋害了,全部都死了,梁家已经绝后了,你替梁家守着田宅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梁奇盯着宋氏,皱眉说道。

宋氏闻言,身躯一颤。

似这等话,她不知听过多少遍了。

疯狂摇头道:“不不不不会的,子秋性子和善,佛菩萨会保佑他的!他他一定不会出事!”

作为古都长安,在杨坚时期,便曾大兴土木,修建大量寺庙。

并且鼓吹佛教。

所以在长安,佛教的信徒很多。

仅仅是兴修的寺庙,便有十余座之多!

见宋氏如此固执,梁奇神情一冷,哼道:“宋婶,不管梁子秋有没有出事,反正牙侩的人明天就会过来,要么还钱,要么用田宅抵押,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便拂袖离去了。

只留下宋氏一人在河边捣衣。

快速把衣服捣完,她便急急忙忙赶回了梁家村。

开始向村里的各家各户借钱。

梁家村,位于长安城郊。

村中多不富裕,大多数是种地的农户,传承者祖产,一直以种地为生。

而在今年,大旱刚过,梁家村的村民好不容易顶过了几个月的旱灾

身上都没什么存钱。

宋氏每家每户登门哀求,竟是一分钱都没有借到。

“我说宋氏,梁子秋回不来了,你替梁家守着祖产也没有意义了,不如把它们变卖了,还完债自己再改嫁去吧。”梁家村的里正梁德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劝说道。

可宋氏却固执的摇着头:“我我知道里正是好心,但我儿求学八载,还未回家,我就算要变卖祖产,要改嫁,也要等他回来再说。”

“我只是普通农妇,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只知道从一而终,若我儿回来,发现祖产都没了”说着说着,原本倔强的宋氏,忽然泪流满面,哽咽啜泣了起来:“我我真的没有脸面去见他九泉之下的爹了”

梁德轻叹了一声,犹豫片刻,从袖中拿出了一百文钱,交给了宋氏:“如今大旱刚过,平日里若是丰收年,你或许能借到十八贯钱,但今年”

说完,梁德叹息了一声。

宋氏缓缓擦去了眼角的泪水,朝着梁德千恩万谢,拿着钱,继续去筹钱。

如今,已是深夜。

但她还是不耐其烦地敲开梁家村每家每户的门,向他们借钱。

“我儿去洛阳读书了,待他读书有成回来,一定会感激你们的。”

可村民们都不买账,有的直接把门关上了,有的更是出言讥讽:“你儿子早已被李密杀死了,此事早已传遍了洛阳,借了你,他怎么还钱?”

“有这工夫,你不如回去清点下梁家的祖产,看看能卖多少钱,够不够还债的!”

在这一夜间,除了里正梁德外,没有一个人借给了她钱。

宋氏遭受了无数嘲讽,经历了人间冷暖后,回到自家房子里,原本佝偻的身躯,像是又苍老的十岁一般。

握着那仅剩的一百文钱,她紧咬着下唇,渗出了血而不自知。

“我儿没死我儿没死”她不断喃喃着这么几句话。

次日。

一大清早。

牙侩的人便带着一群人赶到了宋氏家门口。

为首的叫崔孤,正拿着一本账目,仔细翻找了借贷数额后,沉吟道:“梁宋氏,为资助儿子读书求学,借贷十贯。”

而算上利息这些,八年下去,已经达到了十八贯之多。

实际上,他们这个借贷,并不算是什么高利贷。

梁奇当年给宋氏介绍的时候,还是好心的。

介绍的是官牙。

牙侩,自古以来便分为官牙和私牙。

牙者,以嘴说话,取买卖之意。

总而言之,各种买卖,都能在牙侩里找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