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骑巨鲸跨沧海的圣人你叫什么?呵!  高阳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便入坐。

周虞挥一挥手,说道:“吾奉陛下命,有问于徐真人。铢,守于殿下,有窥与闻者,即诛不赦!”

骊军偏将“铢”沉声道:“喏!”

随即退下,就听殿下一阵密集声响,杀气四溢,笼盖这座偏殿,是“铢”引军环卫,密不透风,任何人都不能窥闻。

周虞深信骊军对始皇帝的忠诚,不可能有任何问题。

于是,

他开门见山,直接说道:“徐福,你为陛下出海寻仙药,长期不在,但大概也知道,咸阳侯、卢,及坑中四百六十术士?”

徐福神情猛地一沉,厉声道:“侯、卢之辈,蒙骗陛下,罪不容赦,恨此二人逃得快,不在坑中!”

所谓侯、卢,即史书“侯生”、“卢生”,也是一时闻名的术士之流,曾为始皇帝炼丹,累次不成。

三年前,此二人一本正经地论证,长生不老的仙丹是炼不成的,然后逃出咸阳,始皇帝陛下大怒,锁拿术士四百六十人,一概坑杀。

这就是臭名昭著于史书的“焚书坑儒”事件中的“坑儒”。

实际,焚书和坑儒是两件事,相互之间没有半点干系,

坑的也是术士,而非儒生。

汉代孔安国伪造尚书,自称从家中墙壁里找到,献于国家,比传世尚书多出十数篇,便托称始皇帝焚书,多出来的是世间不传之篇章,如今侥幸得获云云……

历代流传,终于坑术成为坑儒,和焚书事件合而为一。

周虞闻言,玩味问道:“那你呢?”

徐福认真说道:“吾以为,人之寿数,天地所予,譬如吾辈修行,便是取天地之精华为己用,或有移山填海之功,或能延绵寿元于世,皆天地所恩赐也。

以人力强为,欲炼天地之精华,为长生不老之丹药,实在是谬论。候、卢之辈,岂有不知之理?彼辈欺瞒陛下,其罪当诛!”

“哦?”周虞听得有些意思,说道,“陛下叫我问你,确有仙药否?”

“自然!”

徐福施礼,遥拜皇帝陛下,说道,

“人力不足以炼天地之精华为不老之丹药,然天地可矣。所谓以天地为洪炉,阴阳为碳火,造化为之,乃成仙药。

海外之仙山,确有仙药,即天地所生,古之仙真,亦是得仙药而成道,乃传修行于世间。”

周虞眼中放光,

好家伙!

先秦方士,的确有点东西。

这还是个哲学命题呢

是先有仙药,还是先有仙人?是人得仙药成仙,然后传承修行,还是人修行成仙,然后炼出仙药?

这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哲学解释不了,得问科学。

无论怎样,这位徐真人过了一关。

始皇帝诏曰:问徐市仙药之事。若然,则并于琅邪候驾。若不然,则问其缘故:朕复与其一载,归于咸阳时,可得仙药否?

若答可,亦并于琅邪候驾。

若答不可,则诛之!

于是周虞问道:“陛下问你,再给你一载时间,陛下东巡归于咸阳时,你可能得仙药,献于陛下?”

他要是敢答不能,按始皇帝陛下的诏令,周虞就该一声令下,外面“刀斧手”冲进来,诛徐市于殿中。

徐福细长的眉目之中,精光闪闪,充满深刻意味,说道:“敢禀陛下,市已知仙山所在,眼前却有一难,若能去除,仙药必可得之!”

“什么难处?”

徐福便从袖袍之中,取出一只海碗大的海贝,用手指在贝壳轻叩五下,那贝便张开,其中贝肉如晶玉剔透,散发异香,当中托着一颗宝珠。

宝珠之中猛放光华,投于虚空中,就成重重幻象。

“蜃?”

周虞惊问道。

徐福说道:“这正是蜃珠,祭女、将军请看!不过,敢请二位,稍后我请二位闭眼时,请即闭眼,不可直视……”

传说中的“蜃”吐出宝珠,宝珠放射光华,其中幻象滋生,于虚无之中,显现出来一片浩荡大海,浪凶涛猛,一艘艘巨船劈浪而行,

徐福立于船头,在他身后,每一艘大船之中,都有童男童女,恭敬献祭天,膜拜造物,仪式一刻不停。

忽然间,

那狂猛浪涛被不可名状的伟力撕开,跃出一头滔天大物,其大不知凡几,赫然是一头横贯海的巨鲸,大得离谱,尾一震可灭千帆,喷一泉直达高天……

“祭女、将军,这正是阻拦于仙山之外,不可得仙药之难处……请二位闭眼!”

周虞猛地心头狂跳,前所未有的警兆产生。

他嚯然起身,一步跨出,抵达吴清清身前,挡住她的视线。

但他自己,却仍直视幻象。

“将军,不可!”

徐福焦急喊道,

但他的神情中,却满是嘲弄和玩味。

周虞看见那巨鲸的背,出现一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