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鬼影  青城鬼吏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夏立国百年有余,说句国泰安民,不过分!大部分的平民百姓,只是会在阳光下展颜一笑,庆祝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

阳光正好,城北清风楼四楼内,宋提刑宋邈目光在楼下的街道某道年轻的身影上停留两秒。

随即伸出筷子夹了块清风楼最为出名的醉骨鱼,送到嘴里,咀嚼片刻,似是回味般咂咂嘴,反问道:

“但真的和平嘛?”

昏黄的眼珠在阳光中显得有些澄澈,他目光笃定的看着桌子对面的官员,不等对方回答,继续说道:

“不说那些在邪灵控制下的小国,也不说与我大夏关系若即若离的大离,草蛮,就说大夏内部,那些潜藏在阴影里边的黑暗,又岂是那些升斗小民能知道的?”

“这世上或许修仙者有很多,但是肯为百姓解难,肯为朝廷分忧的六扇门就只有一个,所以要善待它们,更要用好他们。”

“是,是宋大人教训极是。”

李知府用袖子擦了擦隐藏在苍老沟壑中的汗水,“下官知道了。”

处理好城西的白骨案后,宋提刑在今日便决定继续巡视地方,于情于理,李知府都是要宴请一番上官的。

不过没想到宴席刚开始迎他,不是宋提刑满脸的和颜悦色,而是森寒的唇枪舌剑。”

“不,你不知道。”宋提刑放下筷子,望着他:

“这些年你经略青城府的政绩,我是看在眼里的,说一句不错,并不为过,但这仅限于单纯的凶杀案件上面,那些涉及到邪神,鬼怪的凶杀案件呢……”

李知府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你可能说,涉及这种层次的凶杀案件,不是六扇门负责嘛?”

宋提醒挥手打断道:

“归根到底,你才是青城府的知府,办事不力,就是办事不力,我想朝廷诸公想听的也不仅仅是你的解释。”

李知府轻抿着嘴,低着头,神色变得无比凝重。

“单纯的凶杀案死一两个人,无所谓。”宋提刑右手拿着筷子,轻轻扬了扬,:

“但牵涉到那种层次的凶杀案,便是死一个,朝廷诸公也会无比重视,无他,这里边的含义不一样,因为那种东西是真正能动摇国本的事情,这其中的轻重,我想你应该能明白。”

“下官谨记宋大人教诲。”李知府很是郑重的拱了拱手。

“你能明白最好。”宋提刑点点头,目光扫视桌上的各式美食,似是正在犹豫吃那道菜比较合适:

“这年头人才难得,我知道青城府六扇门人手不足,正好我手下有名修仙者,我已经让她去府衙报道了,另外……”

说到这里,一边咀嚼着嘴里的食物,他一边用筷子指着街道上的一道正在行走的年轻身影,说道:

“我觉得那小子挺不错的,你可以试着邀请他进来……”

顺着筷子的方向望去,片刻后,李知府才找到那道在人群中行走的身影,惊愕道:

“怎么会是他!?”

“不要小看他。”

宋提刑端起酒杯,嘴唇碰着杯沿:

“能将三言两语之间,就将城西白骨案解刨的这般清晰,足以说明这小子的能力非同一般。”

想起昨日公堂上的那一幕,李知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

回到青城道馆,吃过午饭,陈天行便又将降妖捉鬼录和青城符咒大全拿了出来,坐在大柳树下,仔细看起来。

自青元子逝世后,遗留的三本书陈天行虽然都看,不过耽与生计,当时也仅仅是以玩乐的心态看的。

自从领教到这世上的诸多怪异之后,在看两本书自然不能在以寻常心态对待。

降妖捉鬼录记载的乃是青元子周游大夏,大离王朝伏妖捉鬼的故事,其间也有各个地方的乡土人情,勉强算是个游记。

整本书除了跌宕的情节之外,也就只有两点值得陈天行注意。

一是门派,二则是邪灵。

这方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修炼门派,但总体归来,也就道,佛,儒,鬼,魔,五家。

其中道,佛两家最为强盛,儒,鬼次之。

魔家为其余四家所不容,几乎在大夏,大离很难见到,他们的大本营是在紧挨着大离王朝的北方草原,距离大夏何止万里。

至于其余的各派各家,因为势力太过薄弱,则没有多做记载。

其间还掺杂了诸如夜游,日游这类的词汇,似乎是某种境界。

至于邪灵,这就令陈天行有些摸不清思路,邪灵存在的历史无从籍考,似乎人类诞生之处,就盘绕在人类周围。

降妖伏魔录上将他们比喻成与城隍,土地,山神相对应的邪神,吸收的乃是众生的恶念,邪恶无比。

“看来无论是那个时代都逃脱不了邪教的危害……就连修士都避免不了。”陈天行心里暗自吐槽了句。

不过这方世界有城隍,有土地,有山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