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三章:大捷  养成一个大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在朝堂上慷慨其词,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没有那么完美:姜云明的建议并没有被直接采纳,也没有被直接拒绝。

对于老丈人的想法姜云明了解,以前的例子太多了,而且现在的大唐虽然比起以前强盛了不少,但是在还未满足自己境内的百姓们之前就去供给那些外夷,这样很容易会引起大唐百姓们的骚动。

拖字诀有时候是很好用的,最起码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就是最好用的。现在的大唐武力值足够强大,除去占据了地势之利的吐蕃之外连突厥都难以抗衡,所以即便是牂牁党项他们巫不是真心实意的归降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退朝之后李世民没有留下姜云明,走出殿外的姜云明和杜如晦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其实这场针对所谓教化而争论的早朝在姜云明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他一直觉得只要武力足够强大,百姓的生活脱离在吃饱之间挣扎,这两项全部达成的时候大唐就不害怕任何外敌和内忧的变故。

而眼下的大唐所需要努力的也就只有第二项。

一个王朝的强盛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往往几代君主的努力会被一个二傻子给葬送。现在的姜云明已经很自私了,而接下来他能做的也就只有尽可能的把大唐的实力壮大,剩下的就只能祈祷李承乾的子孙后代别那么不争气了。

去年在姜云明的提一下朝廷用了可以算是亏本的方式将红薯都收了上来,可红薯的缺点虽然朝廷上的人基本都知道但百姓们知道的却不多,所以最终李世民还是接受了姜云明的提议。

一纸命令颁下,各州县的县衙前都张贴起了告示。

和以前没有“后遗症”的小麦相比红薯的缺点有些大,但是在其高额的产量面前百姓们还是没有做出过激的举动,甚至只是一些有心人才发出了有着引导舆论嫌疑的抱怨,但是在没有回应的情况下很快就消失无声了。

这个时代大唐本来是没有红薯这种粮食的,而且在姜云明看来红薯的弱点在堆粪池的辅助下已经消除很多了。耗损的地力在施过粪肥之后第二年就可以耕作,虽然只能种大豆这种能够肥田的作物,但是这和完全不能耕种已经是两个概念了。

在田家村男女老少的齐心协力之下第一批次的煎饼和粉条终于是在戴胄又期盼又害怕的心情下完成了,田家村外早已准备好的人直接就将其运走。

站在半山腰的泾阳候府,姜云明看着戴胄带过来的人一车车地将成品的煎饼和粉条运走,他知道,自己老丈人这天可汗的名声将会再迎来一波助力。

“侯爷。”

就在姜云明想要转身回府休息的时候,罗三林接到了门口守卫的传书。

“烽火台的烽火点燃了,这次是大捷,定襄那边传回来的,应该是大总管那边”

“知道了。”姜云明点了点头罗三林就默默地退到了后面。

一个月了啊,按理来说唐俭应该是在十天前左右到的定襄,过白道去铁山,看来这次的烽火是因为李靖三路包夹铁山。

颉利啊,有了我的提醒,不知道你能不能逃脱柴绍的追捕?

唐俭呢,不知道你是不是如同历史上记载的那样在乱军之中逃出生天?

看着渐斜的太阳,傍晚的它有些红,不知道是不是被草原上的血所映照的。

“让路!让路!”

朱雀大街上,一匹红马呼啸而过,马背上的人一脸疲色,但是却依旧掩饰不住他的兴奋,帽子上的红翎随风飘舞。

“阴山大捷!阴山大捷!大总管李靖夜袭阴山!歼敌过万!俘十余万!生擒突厥颉利可汗!!!”

坐在醉云楼的二楼,姜云明看着东市街口一闪而过的红翎使,举起酒杯朝天一敬,微笑着一饮而尽。

东市向来都是人群聚集之处,长安作为大唐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东市是每天都有人的。红翎使的声音虽然有些嘶哑但穿透力却极强,本就熙熙攘攘的东市很快就热闹了起来。

所有大唐人的脸上都是高兴,兴奋等各种正面的表情,而那些突厥人却没有沮丧的意思,脸上除了平静之外没有任何的反应,依旧如常地低头做着自己的事情。

能在东市出现都是买卖东西的,在大唐时间很长的他们知道现在大唐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中或许有人会愤慨,会不甘,但是大多数人都对突厥的战败没有过激的反应,甚至还有许多人期待着大唐去统治他们。

“走吧,该进宫了。”姜云明饮尽壶中所剩的最后一点酒,低头仿佛自言自语一般。

站在姜云明身边的罗三林闻言对着二楼楼梯口的一名士兵点了点头,然后跟在姜云明的身后走下了醉云楼二楼。

制式的军靴多少带了一点甲片,咔哒咔哒的声音让一楼本来兴奋谈论的食客们注意,随后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姜云明的身上,脸上表露着各种各样的神色。

憧憬,敬仰,尊敬。

姜云明现在几乎在大唐的所有人心中都是正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