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惊变  情渡今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争斗,自李志投了贺玉门下娶了贺莲英,这争斗就已经把他拉到砧板上,任他想要脱身都没有丝毫办法。

当日晚,李志将三兄弟唤至书房门外,先唤了孝忠将明日出征之事略讲了一二,便嘱咐道:“往后我不在家中,这府内诸多事情要帮着你母亲打理,修炼也不得耽误。你师傅交与我的那方锦缎我存在了祠堂供桌暗格里,若是家里遭难,就去取出来,那锦缎内的东西定要收好,关键时刻要看你来用它来救家中老小。”

孝忠没有多问,应下便出了房门,眼中比平日多了几分忧虑。

李志将贴身的佩刀赠给了孝义,今年文武状元同期考试,希望待他归来的时候能在宫里见到他。

对于孝清,李志话多了些,尤其考试没剩几天了,能不能改变李家的命运也在他这次考试结果。

这一夜,李志倚在床头,良久不得入眠,此次出征总叫他心里不安。

次日天蒙蒙亮,李志穿戴好了盔甲便在家人相送下出了家门。尽是不舍也不能回头,一生戎马,他料不到前方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出了城门,一路朝西奔去。

看着夫君远去的背影,只教一众妻妾泪眼婆娑,恨不能随君共赴征程。贺莲英如鲠在喉,扶在门边遥遥张望着,两行清泪含不住,决了堤从眼角滑落。夫妻恩爱二十多年来,虽容他纳了妾也没有半分情离,夫妻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深情早已根种。

转眼间父亲出征已有些时日,远方各省应试赴考的书生都相继到了京城,这段时间的街道上分外繁华,人潮也多了一番。

折扇轻摇,流苏慢摇,书童紧随其后,背一箱笼。

进了北城看南城,入眼的繁华,街市的人流,行人擦肩接踵往来不绝,又看园林,却是红花密柳白玉桥,笑谈风月两袖清。市面上有杂耍的、有卖鱼的、有打铁的、有做鞍的,凡是想的要的,在这西街东巷总能看到也能卖得。

红灯笼高挑,酒楼门亦新,这一路只教小小书童四处张望个不停,公子衣着蓝衫,秀目剑眉,唇齿露笑,步态高雅。见童儿左顾右盼之际竟一脚踩了狗屎,只把手中折扇敲了他的额头,笑骂道:“只顾张望,不留心脚下,成什么体统。”说着扬起扇头指了童儿的足履。见自己脚下踩了狗屎,童儿反调笑道:“公子,这可是好运到。”公子笑着摇了摇头,再笑骂:“又耍滑,还不找个地方清理干净。”

终日在屋里苦读诗书,今日孝清觉得乏闷,便带了小厮拜过母亲出了府门。

“公子,今日可是各都督州县的读书人都到了这京城内,街市上人比平常多了几番哩。”小厮也知小主子这几日一个人在家憋坏了,寻思找个人烟之地好好领领凡俗之气,也好散散性情。

孝清闻言,眼里来了兴致,截话:“那好,今日我们便去北市瞅瞅去,也好有机会一睹四方文人雅士的风采。”

高府门外,看门的小厮嚷着:“陈公子请回吧,我家三公子苦读诗书,老爷吩咐不许他见客。”作势要掩了门,陈峰挡住他,满脸赔笑又小声问:“那五小姐可有在忙什么?能不能帮我偷偷通报于她,就说我在门外等候,但求见一面。”

小厮看了看他,苦笑着摇摇头:“陈公子,这事我做不得主,您还是请回吧。”说罢也不顾别的,直接把门关上。

“哎……,”还欲说什么,竟吃了闭门羹。陈峰心头不快,但也没法子,垂头丧气下了石阶,想着到市井中吃杯酒荡去烦愁。

他不知这高府中也有人为她心儿难受。

杨夫人坐在庭中饮了茶水,侧耳听长廊有来人,看了去。五小姐面色不悦,径直朝她走了,语气很是不好的怨道:“母亲,你为什么不让我同陈郎相见?难道他堂堂中书侍郎三子的身份也入不得您的眼吗?”

“哼,他?还真入不了我的眼,莫说他只是中书侍郎的三子,就是长子我也不许。”杨夫人冷哼一声,将手里的绢帕扔下桌上:“总之,往后不要再跟那浑小子有什么纠葛,你的婚姻去向我和你爹爹早早定好了,随不了你。”语气刚硬,不带一丝一毫的商量口吻,起身就出了庭。

见她这般决绝,五小姐只觉得双腿发软,浑身没了力气,跌坐在庭中,泪目张唇哀哀的求了声:“母亲……。”

茶楼里卖唱的爷孙女子,老的拨琴奏曲,女子兰指轻拿,舞姿轻盈,身形虽消瘦秋波又流转,却将曲中情长唱的舞的直教人拍手称绝。蓝衫公子路过茶楼,只听楼内莺语燕啼,情长意漫好叫人心馋。

摇了扇登上楼,落了坐要了清茶一壶。面色常带笑意,看了叫人舒服,抿一口清茶,赏一曲歌舞,好是自在。

“小二,再来一壶浊酒。”楼角正见一玄色衣衫的公子哥使劲拍着桌子叫喊道。他这一喊叫愣是扰了众人的兴致。小二怕他再惊扰了别的客人,赶紧加满一壶酒送了过去,小声劝说:“公子莫要太高声,别的客人正听曲儿呢。”

这男子不理,醉醺醺的反倒一把揪过小二的衣领,满口酒气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