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连审  情渡今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果孝清递来的包子,爽朗的笑道。

几人一路聊着来到县衙大门外,门外的守卫已经就位。压刀站定,双目有神,一旁的鸣冤鼓朝着西方。孝清取了鼓槌,抡槌就敲,旁边左手边的守卫小跑进衙门内前去通报内堂的县令。

“是何人在击鼓鸣冤呐?”县令穿了官服,戴了官帽,问侍卫。

“禀大人,是一名白衣书生带了三个村民在外击鼓。”守卫躬身回禀。

公堂之上,正坐上方悬一匾,题了四个字:正大光明。刘县令从堂后转到堂前,坐定,拍了惊堂木,喊道:“带苦主上堂”。

不一会儿,两守卫便带着孝清与水生进了大堂,水生赶忙跪拜,孝清躬身行了一礼。

刘正清见那白衣书生居然不跪拜,面露不悦,旁边的师爷赶忙喝道:“大胆刁民,见了青天大老爷还不速速下跪。”

孝清笑着拱手道:“在下是带这孩子来鸣冤的,我并非苦主。”

“嗯?小孩儿,你且抬起头来?”刘县令眉头紧紧的皱了皱,没再多追究跪拜之事,而是看向了跪在地上的那小孩儿。

水生闻声,赶忙直了腰身,看向县太爷。

刘县令看清那小孩儿的面貌,眉头挤得更紧,眼中也堆满了疑惑,指着他问道:“你不是和勇儿玩闹摔着他的那小娃吗?你不在村里待着,大老远跑我这县衙门来做什么?”

水生哭腔着回道:“大老爷,我那日推倒了刘公子,之后第二天您就派人去村里下令要把我抓来,不然今年就增收一倍的赋税。村里土地不肥沃,收成也不好,乡亲们本来就吃不饱饭,要是再增加一倍的赋税,恐怕都得饿死了。”边哭着嗓子,边抹着眼泪,哽咽着。

“什么?”刘正清听了这话,瞬间瞪大了眼睛,咬牙切齿的猛地站起身,能看得见他被气的是两腮都在颤抖。不过他没有急着发泄,而是压着声音,眼中露出些赞赏之色又问道:“所以你就来投案啦?”

“大人,求求你开开恩吧,您让刘公子打我骂我出气都行,不要饿死村里的人好不好啊。”水生哭喊着求道。

孝清在一旁看着刘正清,笑道:“刘大人,您的属下派人到村上去通报不交出水生就多收一倍的赋税,您不知道吗?”

“荒唐,本官怎么可能做出这种荒唐至极、不顾百姓死活之事。”刘县令气急败坏的一把将惊堂木摔在案上,怒声吼道。吓得一种府衙的官兵直打哆嗦,刘正清知这一定又是内部有人背着他去做的,红着眼冷冷的扫过一众衙役,怒喝道:“到底是谁去他们下的这份通报?啊?要不要本县令把这顶乌纱帽也一并给你们带头上,啊?”

一旁的太师见事情捂不住了,颤抖的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颤声回道:“大人,是尊夫人让小的这么做的。”

“什么?你怎么不去死啊你,你这狗奴才,你每天吃的人饭净不干人事,谁是县令?啊?”刘县令抄起桌上的签简朝着他的头上砸了过去。接着怒气冲冲的冲进后堂,又吼一声:“把他二人一并带过来。”

刘县令冲进后花园,他那夫人正叫丫鬟给她削苹果,她自个儿摘了一颗葡萄塞进嘴巴里细嚼着。刘县令大步冲到她跟前,指着她的鼻子狠狠质问道:“谁给你的权利去派人告知那村里多征收一倍的赋税的?”

那夫人一脸不以为意,瞟了他一眼,说道:“不就多收一倍的赋税嘛?要是他们把那小孩儿交上来,让他给勇儿每天做人肉沙包,再每天到后头打打杂活儿也能抵过去。”

“你这个贱人,”刘县令气的一把把她从凳子上拽起来丢在地上,狠道:“那可是一倍的赋税呀,按照那个村子的收成,你是要活活饿死他们呀,我的名声都被你给臭头了。我当初怎么就犯了昏娶了你这么个毒妇。”

守卫已经把孝清二人带到后花园庭中,方才的那一幕从长廊穿过来的时候也远远的看到了。

县令见那二人到了,止住了口中的谩骂之词,坐在凳子上,看向水生,眼中闪过一丝愧疚,软了语气说道:“小娃娃,我并没有下令要把你带到我府上做处置,也没有下什么令增收赋税,你回去告诉乡亲们放宽心,我刘某人绝不会做那等事情。”

水生见大老爷说不增加赋税,赶紧照着地上嘣嘣嘣磕了三个响头,感激道:“谢谢大老爷,谢谢大老爷。”孝清赶忙扶起他,看向刘正清,眼中多了几分赞叹,心道:看来这恶事恶因多不在这县令本人。拱手谢道:“既然这件事情已经查清,那不如先送这位小兄弟先回去,县令大人您看如何。”

县令正捏着眉心愁恼,便摆了摆手,回道:“让他安心回去吧。”

孝清领了水生出了县衙,把他交给了武成几人,武成在堂上也见着这孩子善良的心性,替水生揉了揉红肿的额头。听水生讲完事情的经过,向孝清拱了拱手:“多亏了李兄帮忙,要是我按照他们说的直接从后院把人交给他们,保不准今后都再见不到这孩子的囫囵人了。”

“事情也不必完全谢我,如果这县令真是个清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