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1章 老朱:拿鞭子  回到明朝当朱标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子回朝是大事,城中百姓拥挤不堪,都想看看让北元请降的才能之士。

李善长笑道:“陛下,今日收复北地,可喜可贺啊。”

老朱点头没有说话,作为一国之君,打胜仗是好事,但对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子平安归来。

看到朱标的身影,他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些日子,人在南京城,心却跑到了北元。

刘伯温看着远远的南京城,心情十分复杂,望着朱标的后脑勺子有些担心。

他能感觉到太子对自己的重视和真诚,同样他也该为主谋事。

如今打下北元,太子功绩也十分卓越,看起来是好事,却有可能变坏事。

自古隋唐之事,父子之争就是教训,一山不容二虎,斗起来必有一伤。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陛又刻意让太子去了军中,与徐常两将军走动。

去年常将军生病,原本可以派其他人去,陛下执意让太子亲自去看望,是在有意培养?

刘伯温实在猜不透,他也不敢去猜,陛下心思也不是每次都能后猜中,猜错了掉的就是脑袋。

他打算静观其变。

“胡惟庸!”

“陛下,胡惟庸在。”老朱对他挥手道:“带人去城外迎接太子。”

“臣遵旨。”

老朱挑选了几个锦衣卫中的高手给了胡惟庸。

随后让人准备了笔墨纸砚送到城上,挥手写下几行大字,交给了礼官。

夏日的南京城,秦淮河水被晒得热滚滚,凑热闹的百姓跟雨后的狗尿苔一样,遍布在城两旁的大树下面。

胡惟庸带着两行人马,步子走的飞快:“太子殿下,太常卿胡惟庸来迎接太子殿下。”

“胡参知。”朱标对他点头。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殿下舟车劳顿,人困马乏,今日就由臣为殿下牵马,护送进城。”

随后胡惟庸和徐达常遇春说了几句话,到刘伯温时,直接掠过他去牵马。

刘伯温摇摇头,并不在意胡惟庸的态度,跟在朱标身后。

“太子殿下请。”胡惟庸走过去拉起马缰绳。

“慢。”朱标制止胡惟庸,对他身后的锦衣卫副指挥说道:“帮老四牵马。”

朱棣十分惊讶,这事他想也不敢想啊,大哥却让人帮自己牵着大马,心里十分感激,看着朱标。

从小自己就是野生长,跟随大哥去北地,他总是照顾自己,今天又让人给他牵马,对比自己大的大哥脱口而出:“大哥,俺自己骑。”

“你,给老四牵马。”朱标没有听朱棣的,直接让副指挥使执行。

城楼上,老朱对旁边的礼官命道:“都写好了?”

“回陛下,写好了。”

“陛下写的什么?”马皇后转过头问他。

“待会儿就知道了,你看咱标儿快进城了。”老朱指着即将到城下的朱标对马皇后说道:“标儿壮实了不少,有咱的风范。”

“明明又黑又瘦。”马皇后反驳老朱的话。

旁边的皇子公主乖巧的站在老朱和马皇后的身边,望着城楼下回归的大哥。

老朱笑道:“好,听你的,标儿瘦了,成不,不过越来越有咱的风范了,咱也老了。”

“对啊,我那天可帮你拔了鬓角两根白发。”马皇后眼睛牢牢的盯着朱标,和老朱说着话。

老朱是很满意,他自己带兵打仗,知道军队是相对难以掌控的组织。

要想让三军服从,就必须是让将士信服的,要么有威望,要么有功绩,得军心。

资历上他的标儿肯定不如自己和徐达常遇春他们,所以就得让他必须震住三军,和将士建立信任。

带兵打仗,统领大军,如何去调遣三军,如何指挥布局,看起来是将领的才能,实际上是和将士的信任,拥护问题。

他们都是见血上战场的,严刑酷法对他们没用,个个都是尸山血海走出来的人,更信服一起出生入死过的将领。

希望他的用心良苦能让标儿明白。不然他绝不会让他堂堂的大明太子去冒风险。

胡惟庸为朱标牵着马,两边为他开道,朱标看了眼四周,在人群寻找着身影。

看太子殿下找人,胡惟庸笑着说道:“沈家成了皇商,是陛下亲赐的,原本要封官,沈小姐却代沈千城拒绝,真是捉摸不透。”

胡惟庸怎么知道自己在人群中找人,真是个马屁精。

朱标点点头:“孤知道了。”

找来找去,并没有在人群中看到她,朱标也不再去找,安心的骑马。

随后,城楼下来一人,是礼官带着圣旨下来,等朱标徐达他们都下来后,清了清嗓子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咱赠曰太子诗一首,名为示儿

枪挑北元万里地,志复山河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