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章 戬 (十五)  革秦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荀况不明所以。

长治久安,天下太平无事的确是他的目的。

而且不惟是他,大多儒人、大多士人的想法都是如此。

最多,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为自己谋取一些好处。

各门并不忌讳这样的事情。

这可以说是,当前道德标尺之下,最为崇高的理想。

小儿辈如此想,算是志向高远,老前辈如此想,是不忘初心。

这想法,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它为什么又变成了简单的事情了呢?

还有什么事情是比这个还要复杂,还要高远的吗?

荀况不解。

“壹天下,则太平而无战争之苦严法治,则长安而去纷乱之欲。”鞠子洲这么回答。

荀况微微点头。

壹天下,这的确是很多家学都思考过的问题。

但是如何“壹”呢?

仿如过去那样吗?

周天子分封建制,诸侯并立,血脉恒久于世间。

那样的话,就只能走旧路,走孔夫子的旧路,提倡大家都讲道德,都复旧礼。

但是现实已经向所有人证明了一件事旧路是走不通的!

仿如过去,那么时间过去,人口增多,需求变多,一切又会回到如今的这个原点来。

单纯提倡道德以制衡,恢复周礼以达到“壹”天下的道理,肯定是不成的!

这是儒家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被杨朱、黄老压着打的原因。

大家其实都知道应该要求变,所以孔夫子过去所提倡的“壹”天下那条路,是死路!

而孟轲以此为基础的以井田制为根基的改良路,更是垃圾到不能再垃圾。

荀况在考虑的时候,甚至不把孟轲那一套当成参考。

但除了这些,还能怎么“壹”呢?

鞠子洲一直在秦主持变法事项,听闻是将土地分下去。

会是与此有关的吗?

荀况仔细思索着种种可能性。

鞠子洲见他不言不语,自己也就静静等待。

这样的人物,不可能如普通人一样,事事都要听别人讲说。

要么是把事实摆在他面前叫他自己看,要么就是你讲一句,他思索一阵,把你每一句话翻来覆去琢磨清楚。

鞠子洲现在没有能力把事实摆在他面前。

因此只能听凭荀况自己去思索。

好半晌,荀况抬起头看向鞠子洲:“请指教。”

他是实在无法想象出别的可靠的“壹”天下的模型来,因而只能听一听鞠子洲的想法。

顺便,荀况也是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世道,才能够给予鞠子洲这样的自信他竟然觉得自己一直提倡的,推崇道德,制定新的“礼”从而实现天下大治,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想法是简单而不值得追求的。

既如此,你倒是给出一个,更加远大更加具有可行性,更加能够让人信服的可能性来。

“夫子可知道,“郡县”?”鞠子洲问道。

“国度之外,君主直辖的外领。”荀况点头:“秦国要比别国多一些。”

他停顿了一会儿,问道:“你的意思是,废弃掉分封建制,而是将天下之地,尽数划分郡县,以君主派遣属臣治理?”

鞠子洲惊奇看着荀况。

你这不是可以自己想得到吗?

“荀夫子觉得不可行吗?”鞠子洲好奇。

荀况摇头:“我不知道可行不可行,但,我所知道的情况,这么做是太脱离实际的。”

“天下连一半之地化为郡县都不可能有!”荀况笃定地说着。

“为什么脱离实际?”

“因为没办法。”荀况说道:“氏族养士人,使之读书、求学、修身、养徳,本来不易,以如此不易之举,所求的,是更大的利益。”

“分封建制,就是这份利益。”

“唯有封土食邑所得的利,能够满足氏族所求。”

“唯有满足所求的大利,才能够让更多的氏族、更多的士人投入到这样的举措之中,政策才能够绵延下去。”

“但倘若只是为君主属官,为君主所养,那么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比食邑更多的利益,才能够维持政策的继续。”

“如此,就必须要占据国家更多的开支,形成更多的税务,长此以往,形成侵夺。”

“如此,则国家武备削减,则国亡。”

荀况沉吟片刻,又补充道:“这是无法维续的法子,而且要以此来算,还是要崇行道德,是要比如今更推崇道德,才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秩序。”

鞠子洲上下打量荀况。

你这老头,心里对这些事情不是很明白吗?

大军过去,城中留了二十秦兵。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