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贯忠在给燕都送去战报之后向杜昱请示,豹滔军是直奔汴梁城还是继续问斩稳打攻城略地。
此事太过重要,杜昱也要同大臣们商议才行。否则那边豹滔军拿下了汴梁城,这边闻焕章等人还没有做好全面接手大宋的准备岂不是要坏事。
要知道过了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北部与大梁国接壤的地区,大宋的统制还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宋太祖赵匡胤朕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口号喊出之后天下民心向赵,又有一百多年的巩固向来不乏忠实的追随者。
就像金国人那样,取巧拿了北宋的半壁江山却始终都不能压服北方的百姓,起义运动更是贯穿整个金国统制时期。
当然这与女真人和汉人、契丹人的矛盾有关,大梁国同为汉人或许稍好,但也不能不考虑后方的稳定。
尤其是正处在立国初期,官员有一半是硬顶上去的,另一半还是辽国的旧臣。统制时间也不占优势,大梁朝中是一定存在心怀二志之人的。
取巧占领汴梁城并非不可能,要知道京东西路还有一支沂州军枕戈待旦随时能发起进攻,而水泊梁山距离汴梁城也就三四百里路,可算一支不折不扣的奇兵。
又或者杜昱也可冒险行事,亲自混入汴京城中,寻一处隐秘之地设立时空锚点,然后利用传送门将圣教军或者飞虎军的精锐送到城中从内部攻破。
转念一想,杜昱又觉得没什么意义,在华夏历史上国运长久的大一统王朝那个不是光明正大打出来的。隋朝取巧结果延续了不到四十年便宣告灭亡,或许有隋炀帝作死的成分,但也不能说与此毫无关联。
大宋同样取巧可历经三百多年都算不上大一统的国家,而且又怂又软人见人欺只会送钱求和,把人都丢完了,哪怕创造了封建年代最辉煌的文治也被人诟病。
再看看汉、唐、明无不是靠着武功一点一点的完成统一大业,这几个朝代相对来说更得人心。所以在他看来要想大梁国运长久,还是要光明正大打下江山。或许只有让天下人畏服于大梁国的武力才能真正的毫无阻力展开改造社会结构的工程。
当然如果宋徽宗赵佶主动送人头他倒不介意接受一份大礼,毕竟他与历史上其他开国皇帝有所不同,他的背后靠着的是整个现代时空,而且还有金手指加成,不愁大业难成。
分析了种种情况之后他决定一边观察大宋朝廷的反应,一边按照原定计划展开行动。于是在五天后他给了许贯忠回复,让豹滔军稳扎稳打攻略京东西路。
与此同时之前计划的水军协同飞虎军的作战计划立刻被执行,孙立与史文恭带着孙新、孙琪、雷震、郁保四、苏定、钮文忠、方琼、安士荣等人,连同三万新军被杜昱传送到天眷港。
经过短暂的磨合期,阮小二、李林率领大梁的两支舰队起锚远航,准备从海上突袭登州、莱州等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大梁国的地盘。
另外李纲等人的兵败,大宋朝廷有所反应也需要一段时间,倒是适合在梁山泊中休养生息多时的沂州闪亮登场。而且水泊所在的地方就在濮州、鄄城左近,趁机发动突袭的话或许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想到就做,杜昱利用传送门来到梁山泊之中与吕方、扈成、欧鹏、马麟、陶宗旺、蒋敬等人商议出兵一事。
得到梁王的允许他们自然非常高兴,要知道他们追随大王的日子不短仗也没少打,可惜立的功劳全是为大宋朝廷,对大梁的贡献几乎为零。
也正是因此官职、地位上比不过梁山泊的老兄弟,要说吕方、扈成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不愿意错过任何立功的机会。
很快他们便在杜昱的帮助下悄然登陆,在原来的独龙岗悄然集结兵力,直接平推了郓城县,沿着官道直奔濮州。
濮州知府喻珍震惊于朝廷大军的战败,心知情况不妙早早做好了准备,不要误会他不是想做大宋的忠臣誓死守城,而是收拾好细软把官袍一脱直接带着家眷偷偷跑路了。
守将阎邈一脸懵逼,他怎么也没想到前线传来大军战败的第三天顶头上司率先逃跑,连维持城中秩序的人都没有了还怎么玩儿。
他心中一狠,反正自己也不是第一个背叛大宋的将军,听说青州、淄州那边投降的不少,多他一个也不多。这货干脆将麾下的大小军官召集起来陈述利害,决定率军献城。
吕方等人倒是捡了个便宜,刚刚来到濮州便兵不血刃接手一座城池,再接收濮州之后他们并未停下脚步,而是顺势向南进攻鄄城。
许贯忠和卢俊义的豹滔军尚在路上就得知梁王已经派出一支奇兵率先攻占濮州等地,豹滔军的行军路线因此要做些微调,不过大方向还是不变的,依旧一路向南争取拿下汴梁城的东部地区。
此时再看大宋朝廷,当李纲战败的消息传到汴梁城立刻引起一番轰动。
京都的人都知道李纲带去的是禁军中的又一批精锐,原本想着即便不能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