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中的大宋朝遗老遗少们倒是识相,在扈成的‘暗示’下纷纷站出来表态愿意将家族的资财双手奉上,以‘资助’大梁国的建设。
倒不是这些人愿意掏空身家换得人身安全,实在是前一段时间大梁国清算大宋遗留下来的大小官员的场景把他们吓到了。
纵观历史之上即便是改朝换代被清洗劫掠的往往也是大户豪强,被当做肥羊的是朝中的大员,那会做到清算到底层趸吏的程度。
不但如此,那些被清算的贪官污吏被当众公布罪行,处死的可不止是蔡京和王黼等巨贪,就连地下那些虾兵蟹将也没有放过。
不管杜昱是不是有意,在实际上都形成了杀鸡儆猴的效果。
如此一来那些尚未被处置之人岂能不怕,尤其是那些家中有纨绔子弟的勋贵,近些天低调的不能再低调。
那些平日里在汴梁城中耀武扬威的衙内如今都被关在家中不得外出,稍微闹一闹就会被各家的家主们下狠手教育一番,生怕他们出去惹祸上身。
参加此次宴会虽说心中忐忑实际上他们大多也猜到了自家的结局,主动奉上家财换得家族的人身安全也算是不错的结局。
否则大梁国的人一天没有处置他们,便要担惊受怕一天。那种屠刀悬在头上的滋味和每天经受的心里压力都能将人逼疯。
尽管现在失去了百年的积累,但至少能保证家族中人的安全。
不得不说大梁国考虑的还是相当周全的,他们出了钱至少能够自主选择所要去落脚的地方。
当然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各个家主肚子里的‘货’了,没点真才实学或者说没有点地理知识还真未必能挑到好的地方,尤其是杜昱给他们圈定的地方都是在隆化府和辽阳府一带的北地。
聪明如曹嵩的自己不知道该如何挑选便打算偷偷的贿赂扈成,请他指点迷津。
扈成倒也不推脱,随口指点几句也无可厚非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而且这件事杜昱早就对他有所交代允许他收点好处。
就在扈成忙于处理此事的时候,杜昱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前方的战场之上。
许贯忠和卢俊义二人领命之后继续率兵南下攻略长江以北的各处军州,战果相当不错。
绝大多数的州府在得知官家赵桓主动投降之后便不在抵抗,选择了献城投降。
极少数对大宋忠心耿耿的人即便负隅顽抗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毕竟连汴梁城中的禁军都打不过大梁的军队就更不要说军备松弛的地方守备部队。
即便如此杜昱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不断的利用电台和对讲机构成的战时通讯网络与前方部队保持联系。
这次作战他打算将襄阳城占据之后便停下脚步,改为梳理大梁国的内部环境,至少也要缓一缓前进的脚步,稳固一下后方的统制再图谋更大的版图。
杜昱不是不想一鼓作气将整个大宋吞下,从军事上来讲确实可行,即便童贯那十五万大军确实是大宋的精华部队战斗力尚可,可论战力根本不会是大梁军队的对手。
只不过大梁的扩张都是蛇吞象的方式,隐患还是不小的。尤其是他心中明白强推各种新政必将损害地主和豪强的利益,难免有宵小之辈暗中做小动作。
他并不怕有人在后方揭竿而起反对大梁,只是不想对同为华夏儿女的百姓们大开杀戒罢了。
做学生的时候,课本上平定叛乱不过是一句话而已,现在他才深刻的理解到那可是由鲜血和白骨书写的,因此能够对自己人不动刀兵就尽量不要动。
从时间上来说大梁的崛起速度已经算的上飞快了,哪怕是建国速度最快的汉高祖刘邦也是打了七年才得偿所愿。
大梁从在沧州起兵到现在占据半壁江山也不过用了二年而已,缓一缓脚步消化一下战争成果未尝不可。
他可不认为赵佶和童贯能靠着那十几万大宋精锐能在短时间内反攻,要知道在这个时空里此时淮西王庆和江南方腊还在顽强的活着呢,赵宋剩余势力能多久将他们平定还未可知。
再说到北地的金国人,自从那一战伤了元气之后便逃回会宁府舔舐伤口,一时半会并不会再与大梁发起战争。
此时倒是一个休养生息整顿内部势力的好时机,基于此杜昱的计划便是拿下长江以北的军州之后停下脚步发育一阵再图统一大业。
当然在客观上他的决定形成了一个类似三国时期的新格局,以宋徽宗赵佶为首的大宋残余势力占据江南之地,而金国的完颜吴乞买则退缩回会宁府占据北地,大梁倒是这数年间彗星般的崛起占据了半壁中原以及辽国的绝大部分领土。
打造新格局的计划出炉,不过实施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至少在将襄阳府城拿下之前杜昱并不打算让许贯忠和卢俊义停下脚步,而另一边的孙立等人也在大梁舰队的配合下不断吞食京东东路淮南东路的军州。
军事计划大的框架已定,行军打仗的具体事宜杜昱并不打算过多的参与,他只要遥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