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大变革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房屋,建造集市。

所有移民将享受长达三十年的免税期,并由朝廷免费发放种子、农具和一年的基本口粮。

并且将在聚集地修建免费的学校,实行基础知识的教育。

强制移民加上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使得这些原本荒芜的地区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原人口稠密而土地不足的现状,他们给边远地区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明,使得各地可以均衡发展。

这一年刘志基本处于连轴转的状态中,忙得基本上是脚不沾地。

各地在重组州府和检查吏治中不停地有新情况发生,作为皇帝和中央朝廷,他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应对和解决。

同时也根据汇总的情况,调整和补充基本国策,使之更适合现在的国情。

在这个过程中,皇帝与各政府部门的磨合和机动也越来越顺畅,其中中书省和秘书省以及翰林院所发挥的决策和参谋运用,也日益成熟。

朝廷几大机构中,除军机府是国防政策参谋之外,其余的都是基本国策参谋。

而增加了商部的七部尚书,则是执行机构,御史院为监督检查机构,同时大理寺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渐渐地形成独立的审判机构。

这些构成了大汉朝廷的最重要构架,其余次一级的机构中,刘志对城门校尉进行了改革,成为九门提督,专门负责京城治安和城门守卫。

原先的执金吾成为皇城的治安管理机构,卫尉则成为了御林军,负责皇宫安全。

大汉的各级政府部门,都得到了职能强化和更进一步的详细分工,当年他初登基时一职多能,含混不清的现象,早已一去不返。

忙忙碌碌中,却也发生了一件令他感到遗憾的事情。

平原王刘硕的王妃,因为难产而去世,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刘硕居然因此一蹶不振,终日沉浸在悲伤之中,借酒浇愁。

刘志与他虽然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两人之间的交集很少,这么多年以来,只见了寥寥数面。

但印象中他是个老成持重的少年,且勤政爱民,喜欢读书,与不学无术的刘悝相比,从来没有让他操过心。

且他与平原王妃的婚姻,原本就是包办,他也实在不像是个为了感情要生要死的那种人。

这么多年以来,他们虽然夫妻和睦,举案齐眉,但他也纳了两三个小妾,并非与妻子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架势。

因此他丧偶之后,会悲伤至此,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深感意外。

一开始,刘志也没在意,郾太后听闻之后,很是怜惜了一番,念叨着等过一段时间,再给他重新议一门好亲事。

只要有了新人,相信他会慢慢地从悲伤中走出来。

转眼就到了建宁三年,刘硕拒绝了郾太后提出的婚事,这才引起刘志的注意。

派人一查,据说他已经一年没有过问政事,幸亏国相还算勤勉尽责,否则属地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

这也过份了一点吧,刘志有些生气,你要做痴情种子,谁也不会拦着,大不了可以终生不再娶妻。

但身为大汉亲王,却不得不担负起身上的责任,怎么能对百姓弃之不顾呢。

为此他以一个兄长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对刘硕进行了慰问,并明白地指出,他必须负起责任。

随后又特别下诏,封平原王妃所生的儿子刘成为王世子,并赏赐了许多物品。

原本以为刘硕应该会借此振作起来,可结果却让刘志大失所望,他依然酗酒成性,万事不理。

刘志也很无奈,毕竟是亲兄弟,打也打不得,也不可能为这事就削了他的王爵。

只能派人跟进平原郡的政事,直接将他这个亲王架空了事。

行政重组第二年就基本完成,当然除了御史院的监督,军区也同样起到了监督效果。

军政分开,才是统治士大夫阶层的不二武器。

而大运河的修筑却直到建宁五年,才完成了第一期,接下来第二期也无缝衔接,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也是在这一年,郾太后六十大寿,举国同庆,刘志下诏让各诸侯王进京祝寿。

六十花甲,于古人而言绝对是个大日子,何况是一国太后。

这么多年以来,郾太后行事低调,平时的生日也都是简单地在永安宫摆个宴席,从未大肆铺张过。

年初的时候,刘志便决定要为她庆贺,当时郾太后还很是推拒了一番,认为没必要劳民伤财。

但刘志执意如此,又让皇后邓猛和几个公主皇子轮番劝说,最终郾太后才勉强答应。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她想借此机会,见一见多年没谋面的刘硕和刘悝了。

这一年,在皇族内部,还有一件大事,安阳长公主十五岁成人礼。

连刘志都不得不感慨,岁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