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都在忙碌这件事情。
等最后的数据统计出来,估计都要等到明年了。
当然,朝廷大佬们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政策改革在朝堂上只是商议了大概的框架。
具体的细则制定,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完成。
尤其是商部和工部,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当然最忙的还是户部,又要配合农业改革,又要进行不明财产登记。
说起来,户部的职能涵盖范围实在是广阔。
农业、田地、税收、户籍、俸禄、仓库等等,都属于户部的管辖范围,差不多相当于把现代的农业部、工商部还有民政部和中储粮加在一起。
朝廷由当年的五部改为六部,后来又加了个商部,成为七部,现在看来,还是划分得不够。
刘志仔细研究了目前的七部,户、礼、工、兵、吏、刑、商,尤其是户部职能颇为庞杂臃肿。
可以把他直接拆分成农部和户部,顾名思义,农部负责农业生产,户部管理户籍和相关事情。
把收取赋税的事情交给商部,粮仓储备和运输调度,重新成立一个部门,名为仓储,独立于各部门之外,直接归中书省管理。
换言之,也就是说仓储归皇帝亲自管辖。
现在,国家部门已经多达八个,成为了八部尚书。
国家各部拆分,已经经过多次重组,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何况户部也确实是机构臃肿。
何况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早就应该单独出来了,目前全国面积广阔,管理起来难度大幅度增加了。
如今的大汉,国家制度早已不是简单的三省六部制,而是集合了多个朝代风格,荟萃糅杂出全新的制度。
除了八部,御史院,翰林院,也都是与之并驾齐驱的机构。
刘志又提高了大理寺的地位,确立了大汉独立的官阶制度。
但刘志总觉得还是不够,对比现代,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政府部门,教育部。
当初他刚刚登基之时,高等学府只有四大官学,各州的格局也与京城基本相同。
而私学的级别都很低,基本上限制到启蒙学堂。
后来董班在武陵首开先河,创办了民办学校,刘志又让邓演开办高等民办学校。
从此之后,办学之风渐渐浓厚起来,除了各地的官学不但扩大规模之外,民办学校的兴起,也大大带动下汉朝的受教育数量。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