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5章 误人子弟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上小学,还是有着广泛基础的。

当然,刘志也没打算搞什么男女平权之类的活动,只是让女子得到部分受教育的权利罢了。

至于将来社会发展起来之后,会不会顺应潮流出现这方面的呼声,那就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了。

虽然他不打算放开女子进仕途的门槛,挑战封建制度,但却给了女子另一条道路,那就是更多的就业机会。

且不说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的纺织业,其中所需要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女性。

其他譬如制糖、酿醋、印染等等行业,也需要大量女工,而且汉朝本就不忌讳女子经商,唯一与现代有区别的是,在身份上必须要附庸于一名男性。

譬如某商的女儿或某商的妻子之类,现在工读学校的兴起,也使得一批女子走上了从师之路。

毕竟将女儿送去学艺,一般的家长还是不放心交给男性老师的。

除此之外,由于医学的兴起,基于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有许多妇科病症还是很忌讳由男子来诊治。

所以渐渐的涌现出许多女医师,专攻妇产科或者妇女内科,而且还有越来越蓬勃壮大之势。

经济地位的提高,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女子权力的提高,所以尽管刘志并没有在明面上提倡过,却仍然达到了相同的效果。

现在开办国有小学的理念提出来,不仅仅有着教育方面的意义,还有着提高妇女地位的深远意义。

胡广对刘志的这个理念表示了拥护,并积极献计献策,认为朝廷应该对小学进行财政补贴,好让更多的平民孩子上的起学。

这时代的儒家学说,还没有后来程朱理学那般严苛,既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也没有剥夺贫苦孩子学习的权利。

由于孔圣时代离此还不远,在继承方面比较全面,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有教无类,认为所有有天资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资格。

因此一个真正的儒学大家,是不会执着于阶级的限制,而泯灭教育权力的。

在他们心中,教育的对象只有一种,那就是天资聪颖,有慧根之人。

但由于小学并不教授高深的学问,只是以扫盲为主,兼具手艺学习的目的,所以一些开明的士人并不反对。

如果他提出的是中学概念,估计反对的声浪就会很高了,让普通而无天资的平民,接受比较高深的教育,在他们心中,这纯粹就是浪费师资力量和钱财。

想搞全民教育,刘志估计在他这一辈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希望下一代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朕的意思,不仅仅要把小学纳入朝廷学官制度,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全国各地的办学和科举。

胡公以为此议如何?”

到目前为止,各州郡的学官直接划归吏部管理,而京城的四大官学和太学,都属于独立机构,但以太学为主。

京城的民办学校甚至没有纳入任何管理制度,以前学校数量少,还不觉得怎么样。

随着大汉帝国的各种官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果再没有规范管理制度的话,就会杂乱无章。

这一点,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感觉到了,但具体要如何解决,却至今没有个统一的标准。

如今陛下一提,早就忧心忡忡的胡广,立刻觉得豁然开朗。

“陛下比举真是英明至极,如今各地学校遍地开花,良莠不齐,有些自以为名士之流,办学纯粹就是为了沽名钓誉。

如此做法,到最后只能是误人子弟,甚至于祸害一方。”

胡广之所以如此激动,是有原因的,儒林中确实有许多饱学之士,但不可避免的,也会有滥竽充数之徒。

看着别人开办学校,声名远播,也立马眼红跟风,他们本身学识就不够渊博,平日里装模作样卖弄风骚,博得名士头衔。

明着开办学校,实际上还是从前的私塾,没有一丁点儿的改变,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

若是普通假名士也罢了,怕就怕本身家族势力大,学校影响范围太广,会耽误大量的学子。

其中有个最有名的,便是刘志还是蠡吾侯时的启蒙老师,周福。

此人本是个小有才学的普通名士,就因为运气好给刘志当过启蒙老师,便因此平步青云,入朝做了个尚书郎。

第一次大考前夕,马融还曾经推荐他担任主考官,结果经过刘志的调查,发现此人才学浅薄不说,还人品低劣。

每日夸夸其谈,结党营私,十分看重虚名,要不是顶着帝师的头衔,这样的人刘志早就一撸到底,哪儿凉快到哪儿去。

但大汉是以儒学为基本思想方针,尊师重道是起码的国策之一。

所以周福只要不干出谋反的举动,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无法撼动其地位。

后来官制改革之后,刘志便把他踢到秘书省,担任侍郎,暗地里给袁盱打了招呼,也不让他做实事,就这么好吃好喝地供养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