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6章软硬不吃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由,无故扣除长工的工钱,至于工价,当地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制定指导标准。

如果严重低于标准,则将受到惩处等等,最让作坊主们头疼的是,他们每旬必须放一天假给长工们休息。

当然,对于本身宽和的作坊主来说,这些规定根本不算什么,针对的本就是那些把长工当做牛马来使唤的人。

而那些大商人们,更关心科学院与地方政府调查的宏观商业调控政策,这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意好坏。

若是被朝廷定为需要收缩的行业,就只能自叹倒霉,赶紧调整自家的生意类型。

反之,要是自己从事的行业,被定为需要大力扶持的对象,那便青云直上,财源广进了。

聪明一点的,立刻便知道这是个难得的商机,此时何必在其他细枝末节上与朝廷作对,赶紧规范整顿通过了考核才是正经。

为了搞清楚行业走向,他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自己派人去调查研究,分析资料。

也有人打科学院的主意,想用收买贿赂的办法,影响他们的判断。

殊不知,大汉帝国的三大学院,都是由皇帝亲自掌控,学术气氛之浓厚,甚至远远超出了太学等高等学府。

要想用金钱撼动这些地方,根本没什么可能。

为了杜绝可能出现的问题,刘志甚至下了一样奇葩的规定,凡是接到贿赂的,只要严格举报,便可以将钱落入自己的腰包。

但如果知情不报,还透露调查内容,对不起了,将会严厉惩处。

三大学院处于皇城外围,那里一向是龙麟卫控制监视的重点区域,谁也赌不起,因此这条路直接被堵死了。

转过来的建宁十二年,是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这是继当年大革变之后,又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份。

分不清形势的人,将会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而那些搏浪而上,抓住了时代机会的人,将从此混得风生水起。

刘志也一改数年来不怎么关心政务的习惯,时刻关心着各项改革数据的变化。

只是这时代信息反馈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很多事情只能靠智囊团们根据情况做出预判。

消息的滞后性,给政策的检验带来的难度,无法及时将各地政策的实施情况统计出来,也就意味着无法及时进行调整。

一旦政策失误,那么就只能用此后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来印证,这个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刘志忽然很怀念现代的互联网,如果他也能够有这么迅速而准确的信息传播手段,那得少走多少弯路啊。

只可惜到现在为止,他也无法正式发展电能,更不要说发电报打电话了。

转眼到了二月间,大汉开天辟地第一次教师资格考试,正式拉开了序幕。

由翰林院统一出题,龙麟卫负责考题的运送和考试监督,各地方上甚至出动了军队来维护考场。

可见对于这次考试的重视程度了,可以说这是除了科举考试之外,最隆重的考试。

这其中许多人本身就是进士,当年也曾参加过大考,但这次考试的内容,却与众不同。

考试分为两场,第一场基本都能猜得到,那就是学识考试,除了基本的经学和算术之外,更重要的专业知识考核。

大汉这些年来学校的分工越来越明确,经学教师,算术教师,礼仪教师,骑射教师等等,都属于术业有专攻之人。

而第二类考试的范围,却是十分新颖,考的是教学经验,怎么备课,怎么讲解,怎么引导学生等等内容。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但仅仅是这样显然不够,会教导学生才是关键。

如今的大汉,还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研究,但在论语中,却贯穿了许多孔圣人的教育理念。

一般只要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这题目基本上就难不住。

一场考试下来,大多数有信心参加考试的人,都取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但也有少数人被淘汰。

紧接着,三月份的学校资格认证也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年前就已经自觉关张了一部分学校。

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由于缺乏教师,又自行倒毙了一部分。

因此有信心参加资格认证的学校,绝大多数都信心百倍。

全国上下的目光,都悄悄聚焦到了甘陵,到目前为止,这位曾经的帝王之师,还是自我感觉良好。

靠着自身的名气,他已经网罗了足够数量的教师,甚至他本人也勉强通过了资格考试。

但他为了省钱,在场地和教舍规模上都不达标,仗着是皇帝的启蒙老师,想来那些小小的学官,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吧。

在此事上,刘志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对于甘陵的学官选拔,很费了一番心力。

此人要地位和身份足够与之抗衡,又要刚正不阿,不会屈从于他的淫威。

他精挑细选,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郾太后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