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待选女子的家族,都十分失望,但谁也不敢质疑皇家的决定。
不过,这种由待选身份退回家族的女子,对以后的婚假并没有负面影响,相反,还会抬高身价。
能够从众多大家闺秀中脱颖而出的女子,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才貌出众?
落选并不代表她不优秀,而是有诸多复杂的原因,何况她们还接受了严格的宫廷礼仪训练。
这样的女子做一个大家族的当家主母,绝对合格。
对于刘瑾来说,大婚只是一件关系到未来朝政格局的事情,他会认真对待,但却与男女之情无关。
而襄阳王刘瑜,则是无暇顾及,他刚刚参加完了科学院的入学考试,还没有等到入学通知。
如今正在惴惴不安,百般煎熬的时候。
这些天刘志并不仅仅参与了科学院的入学考试,三大学院再加上商学院,他都有参与。
其实他的目的,与自己的儿子毫无关系,只是凑巧而已,毕竟蒙院长的人品德行,他还是很信任的。
那人就是个科学狂人,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严谨到有些变态的程度。
实际上,刘志还有些担心他出的题目太难,导致科学院每年入学的新生实在是太少了。
大汉的科学基础知识太薄弱,如果太过于严格,有碍于科技的发展。
但今年自己儿子参考,因此刘志就没有做任何指示,也是为了给刘瑜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不过考试的时候,刘志只是坐在那里,并没有开口干扰过,蒙院长对每年的招生考试都很看重,再忙也会抽时间出来亲自主持。
刘瑜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没如此紧张过,理论考试还好,大家都是单独完成,但蒙院长这人最重视动手能力。
因此给考生出了道动手的实验题,这方面刘瑜是强项,要不是有自家老爹在上面看着,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既然选择了科学院这条路线,就必须要有个冷静的头脑,再像以前那么冲动肯定不行。
刘志就是有些故意的,要给他一些压力,看看他的心理素质到底适不适合走这条路。
还好,手虽然有点颤抖,但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物理小实验。
这孩子,比他想象的更优秀一些,刘志颇感欣慰,刘瑜不能从政,如果无法找到真正喜欢的事情来做,以后只能浑浑噩噩过上一辈子,做一个富贵闲王。
就像长子刘维,被封为清河郡王之后,完全就是破罐子破摔,每日酗酒发疯,幸好有他母亲耿贤妃跟着,让他不至于无人管教。
这都四年了,他还没有从颓丧中走出来,如果长此以往,恐怕这一生都毁了。
可惜,这种情况除了他自己以外,谁也帮不了他,除非有一天他自己想通了,才会重新振作起来。
科学院的老师之后,刘志又参与了其他几个学院的考试,总的来说,报考学院的以寒门阶层为主,贵族们还是倾向于走正统的科举路线。
短短二十几年,大汉的主流思想,不可能改变得这么快,能够接受科举就已经很难得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四大学院出来的学子,虽然也能进仕途,但路子却窄得多,想做到高位几乎没有可能。
但寒门学子却不同了,只要能够完成阶层的跨越,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
至于高官厚禄,连想也不敢想,从这一点来说,四大学院几乎是为寒门中的天才量身定做的,只要能够毕业,前程基本上没有问题。
但最近一些年来,世家势力也开始向学院渗透,一些家族中的旁支子弟,或者是屡试不第者,都把眼光瞄向了四大学院之中。
每到招生季节,各种朝廷势力就开始向学院施压,或者收买拉拢考官。
这两年,此种情况也是愈演愈烈,闹得乌烟瘴气的,未必几位院长都是大发雷霆,联合起来,直接告状告到了皇帝的面前。
这一轮巡视,就是针对此种情况展开的,有皇帝坐镇,谁还敢作怪?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治标不治本,要想真正阻断舞弊情况,还是要从源头上着手。
大汉官场的组成十分复杂,明面上似乎并没有派系之争,实际上世家与寒门之间格格不入,壁垒分明。
寒门的代表是陈寔,但更多的是中低级官员,可架不住人数众多啊,所以在朝中的声势已经越来越大。
世家仍然是朝廷的中流砥柱,站在权力巅峰俯视众生,可二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构成正在被慢慢地打破。
更多的寒门子弟开始进入中层,让世家阶层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感受到威胁的世家阶层,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寒门,这使得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当然也不是所有世家都会对付寒门,像李膺、陈蕃这一类人,他们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忌惮寒门,而且这几个人都比较公正无私,没什么门派阶级之见。
而袁家的几位更是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