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商议扩军,军民比例  网游之全球圈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穆桂英带头赞同余下众人也是纷纷点头。

最后南风拍板决定:“扩军至一万二千人,武卒数量增至5000人,常规兵种5000人,目前战船数量有限,水军便暂时定位两千人。”

冷兵器时代真能全民皆兵吗?在古代社会,正常情况下的兵民比例应该是多少?

提及古代军队的数量,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全民皆兵”这个词。比如那些古典****国家,让所有男性从小开始训练,并要服兵役。比如像战斗民族斯巴达人,以及战国长平之战时,秦国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等等。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全民皆兵”有可能,但全民当兵不可能。

先说说斯巴达。

斯巴达人根据当代考证,人口最多时有8000户,人口不足4万。除了斯巴达本族人口,该国还有被当作奴隶使用的希洛人。根据记载,希洛人数量远远多于斯巴达人,大概在13万到17万。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给斯巴达交税的从事工商业的自由民。

一般认为,斯巴达的总人口在25万左右,而斯巴达人只占了不到八分之一,纯粹的完全脱产的斯巴达职业军人就更少了。根据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相关记载来看,一万人左右规模,已经是斯巴达军队的极限了。

而长平之战中,被征发15岁以上男性人口的只是河内郡,而不是整个秦国。秦国这种极限动员的代价是全郡封爵。秦人虽然把十七岁以上的男子列入兵籍,但是也没说直接投入到军队中。根据《岳麓秦简》的记载,“凡三乡,其一乡卒千人,一乡七百人,一乡五百人。”而《续后汉书·职官》称:“凡县户五百以上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所以三个乡在五千户到万户之间。可见在动员率极高的秦代,五千到一万户人口,也不过是抽取2200人从军。

秦法还规定,一户有两男丁的,不可以同时服役,以避免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征兵成本(国家层面)。而且这些人也不是完全脱产,一年期满,便复员归农或者征调番上,作“戍卒”或“卫士”。从秦简上来看,上番或者宿卫的脱产士兵,占当地征发士兵的一半左右。按之前五千到一万户来算的话,真正的脱产服役人员只有1000左右人。秦代一般一户五口,那么兵民比是1比25或者1比50。秦人虽然好战,但是也没有真的全民一起上阵。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