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营并没有给将领开小灶的先例,这一次朝廷的监察御史过来,也没有例外。
想要开小灶,也没有那样的条件,只能给御史大人多上几块肉,多挑一些好吃点的菜。
池旭倒是没有因为这个生气,体验一下吃大锅饭也有它的乐趣。
卢伦英几次过来都是这样的,早就已经习惯。
吃过这一顿午饭之后,卢伦英就带着人告辞离开了。
下午的训练,方浩让那几个队正自行主持,他则陪着池旭巡视营中各处。
没有别的人员陪同,两个人就边走边说。
池旭一边看,一边向方浩了解情况。
走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池旭突然开口对方浩说道:“方浩贤侄,我和你岳父裘伯贤裘兄是同年好友。”
他这里说的“同年”并不是指两个人同一年出生,而是两个人在同一年中的进士。
这一句“方浩贤侄”叫得特别亲热,让方浩心里一喜原来过来巡视的是自己人,这就放心了。
连忙行晚辈之礼:“见过池伯父!”
虽然池旭只是一个品的官员,可是,他是文官,文官比本来就比同品阶的武官要大。
他又是京官,京官本来就比外地同品阶的官员要大。
他还是御史,御史更是所谓的见官大一级。
所以这一条金大腿看上去比较细实际上也是一条很粗的金大腿,值得好好的抱一抱。
“方贤侄啊,我在京中很早就听到你的大名了,”池旭说道,“那个时候你还没有来当兵,伯贤兄就将你的几十首诗词寄到京城,让我们一帮老朋友品鉴,大家都觉得你是一个可造之材。”
说到这里,他叹息了一声:“你当时要是不做那个捕头,好好的去,参加科考,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帮衬,以后一定可以成为经国济世之才,可惜了”
方浩羞愧的说道:“家境贫寒,不堪困境之忧,不得不尔,让诸位大人失望了。”
“不过也没什么,锥在囊中,终会出头。”池旭说道,“现在你来边关也不错,甚至比科举更能够发挥你的才干,做得好了,开疆扩土,安定边境,也是利国利民之事。”
说着又笑了一笑,道:“当初卢伦英提请在关外另设一营的折子到了朝廷之后,兵部一开始并不相信他举荐的人,想着另外派人过去,我们那些老家伙在其中也出了一份力量,跟他们说你也是心向朝廷的人,让你当这个营指挥,不会给朔州他们增加力量。难得卢伦英和朔州都不反对你,正适合做这个位置。反倒是另外派人过去,要是引起朔州和卢伦英的猜忌,就没法在关外立足。我们劝说之后,他们才改变主意,同意你当那个指挥。”
方浩这才知道,他能够当上这个营指挥,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差一点就让人把果子给摘了。
要不是他在京城还有裘伯贤那边的关系,大概现在还是在当一个队正。
连忙道谢:“多谢池伯父,多谢京中诸位大人的成全!”
“都是为国做事,你也不用谢我们,”池旭笑着说道,“来到这边之后,看到你做出的这些成绩,我感到很欣慰,这说明我们的眼光是很准确的。希望你再接再厉,做出更好的成绩来,我们脸上也有光采。”
方浩道:“一定不负诸位大人所托!”
池旭又道:“伯贤兄也快要苦尽甘来了,过了两年时间,当初弄他的那一位已经丁忧回乡,新入阁的那一位大学士跟伯贤兄家里有旧,身边正缺得力之人,准备将他调回京城。”
方浩又惊又喜:“这可是大喜事!”
“当然是大喜事,”池旭抚须微笑,道,“伯贤兄是因为骂了那一位才被贬谪为主簿,刚正不阿之声传遍朝野,回京之后,定然会重用。”
语气里有一些羡慕,也有一些遗憾。
当初不知道那一位大佬那么快就死爹,不得不回家守孝,没有敢像裘伯贤一样扯开喉咙开喷,错失了一个好机会。
裘伯贤喷人之后,虽然被贬好几级,去一座县城做了一个小小的主簿,但是不畏权贵的名声出来了,只是熬了两年多的时间,就有了启用的机会。
而且喷的是新入阁的那一位大佬的政敌,新入阁的大佬肯定要重用他。
早知道,御史台的朋友们一起组团去喷,拼一个贬谪几年,换来未来的飞黄腾达,岂不更好?
不过裘伯贤怎么也说是他们这一批中进士的人,裘伯贤飞黄腾达了,他们这些做朋友的也能跟着沾光。
所以只是羡慕,并不会嫉妒。
方浩更加高兴了。
裘伯贤是他报得最早的一条大腿,这条金大腿要是能够得到重用,他在边关的日子也要好过很多。
就从当上营指挥这件事情来说,狼牙关和朔州都看中了他,先锋营这个编制可以说就是为他度身定制的,可是要是当时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