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在起床之后,先去拜见了裘伯贤,心里颇有一些不好意思这一回把人家的亲女儿都给睡了,“岳父大人”这四个字已经实锤了。
希望这个老丈人不知道这件事情吧,要不然自己的形象可要在他心中崩塌掉了。
裘伯贤问了他昨天晚上和王大学士都谈了一些什么,方浩也做了一个大概的回顾。
这东西没必要保密,都是一个阵营里面的人,裘伯贤迟早也能够打听到。
裘伯贤才是他真正的金大腿,王大学士和他关系远了很多,这一点不能搞错。
听到方浩说了跟王大学士的谈话,裘伯贤沉默了很久,才带着歉意对方浩说道:
“我们现在实在是太缺人才了,除了你这边的人,就没有一个能够带兵打仗的,要不然也用不着把你的骨干调过来。”
他却是因为要调走方浩的得力部下而感到不好意思。
方浩微笑道:“我们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本就应该同气连枝,我的手下王大学士想要调动多少都可以。毕竟和太子能不能够顺利登位的事情比起来,边关只不过是小事。”
裘伯贤很欣慰的点头道:“你能够有这种想法就好,你放心,以后王大学士肯定会回报你的。”
又对他说道:“你昨天来到京城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你现在应该去兵部那里报一个到,他们会了解一下你那两场战争的详情,给那些大学士作为参考,你要小心应对。”
方浩是军队里面的人,回京述职,主要的对象就是兵部的官员。
不过这只是一个前奏。
并不会把他说的那些内容整理出来,交给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然后会有一次针对方浩的内阁问询,用来确定到底要不要给他的龙城升格为军镇,以及将他提升为总兵。
方浩来京之后,最先做的一件事情,就应该是去兵部报道,而不是参加王大学士的宴会。
当然,一路过来辛苦,到了京城休息一下也是能够理解的。
不过要是继续呆在家里休息,不去报到,那就未免太不给兵部面子了。
裘伯贤拍了一个熟悉这边的家丁,带着方浩去兵部那边报道。
接待方浩的是兵部右侍郎阮永和,陪同的还有兵部武选司郎中。
这个规模不高不低。
按照方浩现在的军职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卫将,武选司郎中来接待他就可以了。
但是方浩这一次来京,很有可能就会晋升为总兵。
总兵和卫将,中间可是有着很多个级别,已经是不折不扣的高级将领,这么重要的位置,就应该让兵部尚书亲自接待甚至兵部尚书也没有这样的权力来决定一个总兵的任免,必须要经过内阁的讨论才行。
在这种情况下,只过来一个兵部侍郎,似乎又有一些规格不够。
这倒不是兵部尚书要冷遇方浩,而是因为现在的兵部尚书莫祜和王大学士这一派走得比较近,为了避嫌,所以不过来。
兵部的左侍郎郭得胜是尤登阁那边的人,也没有派他过来,阮永和是莫祜的自己人,因为他们这一派现在跟王大学士属于盟友,也跟方浩是自己人,让他来接待,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兵部侍郎和武选司郎中两个官员陪着方浩喝茶,一边问着打仗的事情,问得比较详细。
旁边有着几个记录的人员,拿着毛笔飞快的记录着。
这些问话到时候都会整理出来,一个是要存档,另外一个是要供七位大学士览阅。
原则上还需要呈上给皇帝亲览,只不过现在皇帝年事已高,并不怎么管事,基本上那七位大学士就可以做主。
因为都属于自己人,所以问话里面并没有什么坑,气氛比较融洽。
这一问话就问了大半天的时间,中午饭方浩都是在兵部吃的,而且在吃饭的时候,也在问那些边关的事情。
问的非常的详细,包括方浩那里种的是一些什么样的粮食,有多少土地,粮食的产量有多高。
又养了多少头牛羊,多少匹马。
方浩当然没有往多里说,甚至还把粮食产量压低了不少。
龙城到底收获了多少粮食,那统计的结果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知道,他不怕被人揭穿撒谎。
说得太少了不行,朝廷会怀疑他经营地方的能力,害怕迁移太多的人过去,结果那么多人没有饭吃,要找朝廷要粮食,会极大的连累到朝廷的财政。
说得太多了也不行,朝廷不会希望边关出现一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的军队。
虽然他是跟王大学士一伙的,可是朝廷并不只是王大学士这一个派系,王大学士在内阁中还是不折不扣的新人,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所以他说的大概就是一个吃不饱、饿不死的数字。
他也向兵部的人说了,草原上适合开垦成粮田的地方并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