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国士无双  晚明之我若为皇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万万不可,微臣虽略通杂学,然大明通杂学之人颇多,造诣在臣之上者更是大有人在,工部又肩负着朝廷百姓之重担,臣区区一举子,安能担此大任?”

崇祯一句话可把宋大爷吓了一跳,当即起身跪地婉拒。

“宋爱卿可是担心会有人不服气?”崇祯皇帝不以为然道。

他知道朝廷里有不少官员并不喜欢被越级提拔,因为越级提拔不仅会遭其他朝臣非议,甚至还会因此产生诸多矛盾,前任几年后越级提拔的杨嗣昌便是个例子。

无奈杨嗣昌这厮虽有能力,但心胸着实小了点,以至最后酿成大错。

“这不是最主要原因,陛下,臣若专心仕途与工部内务,便偏离了本心,臣几年前辞官归乡专心著述也是这个原因,倘若陛下寻臣来是为了新式的火器,臣只要一间屋子,也可做研究。”宋应星跪在地上十分诚恳的解释道。

毕竟得陛下如此器重和礼遇,还敢出言拒绝,实在是有点不识抬举,宋应星心里也十分忐忑,但科研与仕途本来就极难两全。

工部为六部之一,不仅掌管天下兵马的军械打造,还担负着大明各地桥梁、水利、宫殿、衙门等等诸多工作,他虽没入过六部,却也知道六部各尚书从早到晚甚至比陛下都忙,哪里还有时间做其他的。

“朕明白了,是朕错怪先生了。”崇祯皇帝顿时有些惭愧。

是啊,真正一心扑在杂学里、钻研科技的人又有几人留恋仕途的,这就好比让后世专心研究科技、造福万民的院士去当高官,那不是屈才,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

枉自己两世为人,竟然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陛下无需如此,陛下万金之躯,却对臣如此礼贤下士,此之恩情臣万死难以为报,臣虽不才,倘若陛下需要,臣愿为一钉子、一瓦砾,用尽平生所学为陛下造福万民。”宋应星伏地表明心意道。

崇祯闻言也是大受触动,什么叫国士无双?什么叫钉子精神?大明想中兴可不是靠楼台高阁里的戏子,二十如宋应星般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科学家!

“朕会为你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实验室,朕将给你充足的资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朕来给你找,需要什么样的设施,朕来给你建,惟愿先生能尽展才华,造福大明百姓千秋万代。”崇祯皇帝起身将宋应星扶起道。

是啊,这样一个对仕途兴致乏乏,却对攀登科学高峰情有独钟的人,最好的方式便是尽可能的给他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能心无旁骛的一展所学,仅此而已。

“臣领命!”宋应星字字铿锵的道,他的老眼有些浑浊,那分明是感激的泪水。

“但没个官职总是不太方便,先生便挂个虚衔吧,朕任你为文渊阁大学士,可不入朝理政,专攻杂学。”崇祯略作考虑后道。

崇祯皇帝接下来又与宋应星简单商议了一下实验室的选址,虽然当下最重要的是研究火器,但崇祯皇帝眼光深远,知道以后随着大明的发展,需要研究的东西更多,肯定就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试验基地,所需要的场地肯定要足够大。

再考虑到火器的保密,人多且嘈杂的京城内肯定是不适合了,选来选去最终将基地定在了距离西山大营不远的玉泉山。

玉泉山下有玉河,正好解决了试验以及匠人们的用水问题,同时挨着西山大营,安保方面也省事了。

敲定了此事后,崇祯皇帝却又犯了愁。

原本工部尚书的位子就是留给宋应星的,现在宋应星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他又不想拉一个不通杂学的酸儒来鸠占鹊巢,于是只好将问题又抛给了始作俑者。

“陛下若想找个通杂学的官员入工部,臣倒是认识一人,此人不仅学识渊博,也通书画,更对火器有极深的研究。”宋应星思索了一下道。

“哦?此人是谁?”崇祯皇帝心中一喜道。

“山东巡盐御史毕懋康,微臣曾有幸见过此人一面,其所学庞杂、为人刚正,天启朝时曾屡遭阉党排挤,还在赋闲在家时改良了武刚车和神飞炮。”

宋应星虽然是举荐人才,却只言此人可入工部,毕竟他自己也只是一个举人,哪儿敢托大去举荐工部尚书。

不过崇祯皇帝任人唯贤且求才若渴,既然是宋应星推荐的,还干什么巡盐御史,直接让王承恩拟旨召回,总之工部尚书就是这个老毕了。

“此事就此定下,朕容后便知会陈奇瑜,让其尽快拟好图纸,再召集些民夫赶赴玉泉山整地,争取年中将一期工程建造完毕。

在此之前,先生就暂时住在京城内吧,朕会令王大伴儿妥善安排。”

京城内大宅院很多,譬如前些日子被抄家的钱士升等人的宅院就挺不错,这些江南酸儒十分喜欢在自己宅院上花钱,个个弄得有山有水,十分的有格调。

宋应星虽推辞但终究拗不过崇祯皇帝,最终只得接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