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施主,你与我佛有缘(新人求收藏)  我当真武卫的那几年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山寺外,一男一女随着三三两两的人群缓缓走进寺院大门。

前方的男子身着一袭白色的轻衫,头戴白玉冠带,手持一柄折扇,眉目如画,唇红齿白,略微落在后方的女子则是一身侍女打扮。

看情况应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公子带着身边婢女来寺庙上香。

“洛儿,我们上次来这里,还是四年前吧?”白衣公子抬头看着大门上的‘金山寺’字样问道,声音中性而柔和。

“是的,公子。”侍女答道。

已经过去四年了啊,她犹记得上次来这还是随母后一起来的。

母后好佛,不仅在家中放有佛像,还经常带着自己和弟弟去临安城中的寺院拜佛,祈求一家平安以及临安城百姓安康。

还记得七岁时第一次随母后来金山寺时,寺院住持法海大师断言自己未来将如落叶般飘零散落,而印象中一向温柔从容的母后当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发怒,她斥责法海所说皆是诳言,并下令封锁金山寺,不得有任何人进去参拜。

而当时法海大师也无任何辩解之意。

这道禁令直到一年后方才取消。

但母后却再也没有去过金山寺。

直到四年前,王府危机显现,有人提议要自己入宫之时,母后坚决反对,随后她想起了当年法海大师的预言。

于是,当时身患重病的母后带着自己第二次踏入金山寺。

她找到法海大师,跪下求他想办法让自己留在临安。

那时的母后是如此的卑微,也是如此的无力。

但法海大师只是叹息道:“此乃天命,老衲无能为力。”

在他离去之后,母后仍然在地上跪了很长一段时间,却依旧没有转机。

之后的情形已是自己必须入宫方能缓解的了。

在母后去世之前,她卧在病榻,脸色苍白,紧紧握着自己的手,眼中泛着泪花,视线从未离开自己的身上。

也许,她已经知道,自己是必然要离开临安,踏进皇宫了。

事实也确是如此。

母后死后不到一年,自己便打破了必须守孝三年的规矩,进入皇宫,成了玉妃。

但说来可笑,自己入宫三年,却连皇帝一面都没见过。

如今再次回到临安,自己第一个想来的地方,便是金山寺。

来到大雄宝殿,望着上方熟悉的佛像,沈零落心态平和,三次跪拜。

“洛儿,我们到周围看看吧,前两次来都没好好看过寺院。”

她站起身,向殿外走去。

周围的香客中,有不少人跟着她们出去,隐隐成护卫之势。

...

“怎么这么多人了?刚才不是还挺少的吗?”

李贺他们走到大雄宝殿前时,见正有十余人从里面依次出来,外面也多了不少人。

“这人怎么有点眼熟啊?”李贺见人群中一位白衣公子似曾相识。

但他细想之下,脑海中又没这号人物。

待大殿人走大半之后,李贺两人方才进去。

他看着殿中巨大庄严的佛祖像,心中突然有些忐忑。

“恒之,你先拜吧。”本来站在前面的李贺让开身位,示意张恒之先上。

“你怎么了?拜个佛还分先后?不会是偷摸进过哪家闺女的房门吧?”张恒之笑道。

边说着,他走上前来,在佛前拜了三拜。

“到你了。”

李贺上前,清空心中杂念,缓缓跪下,行三拜之礼。

“好像也没什么嘛。”

三拜之后,他正要站起,却见上方的佛像突然发出金光万丈。

“佛...佛祖?”

在一片金光中,他看到原本金铜色的佛像竟然变得栩栩如生,如佛祖降世。

佛祖面容平和,又似带着一丝笑意,注视着李贺。

而李贺张大着嘴,眼神中透着难以置信。

一旁的张恒之见他拜完之后还没起身,过来又见他抬头看着上方的佛像,脸上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见到佛祖神像有这么激动吗?又不是见到佛祖本人。”他摸了摸下巴,难以理解。

这时,他的耳边突然传来了钟声,听声音应该是寺庙后院传来的。

金山寺后院,一口古朴的大钟正发出一道道洪亮的声音,然而大钟本身却丝毫未动。

“慧明师叔,您看?”一个中年僧人对身边的年轻僧人问道。

哪位慧明师叔神情稍显凝重,因为他知道这口深藏在金山寺深处的没有撞木的‘佛缘钟’,只在寺院建成之日响过一声,之后便再没响起过。

被作为金山寺下一代住持培养的他,当然知道‘佛缘钟’响起意味着什么。

“我去前殿一趟。”

留下这句话,慧明便匆匆离去。

苏州府,阳巫山。

一位身着袈裟的老僧正手持法杖行于崎岖的山道之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