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商业之谋  回到明朝当作家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大张旗鼓宣传民族主义思想之前,张牍还有两件事要办。一是他必须取得商业成功,这是支持他的媒体事业发展的基石,二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志,组建有力的团队。

第二期的《金陵纪评》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到第三期发行前,他暗中派人去南京周边城市开设分号,还雇了不少当地人,约定以后的杂志由他们直接送到顾客家里,如此便绕开了书贩和当地的书店渠道,直达用户。至于北京,他也用了同样的手段,但是因为与王德早有契约,不能直接向北京市场销售,他便把分号设置于临近北京的昌平,雇人用快马将杂志送达订户。

第三期杂志上市后,他一边仍向各地代理书商少量供货,一边却将大多数印本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卖了出去,如此一来,那些代理商的销量自然大受影响。很快,一些商人发现了这些小动作,一个接一个跑到店里大闹,要求张牍赔偿损失。

这天来的是杭州书商许樊,是秦家书坊的老客户,因为张牍一直在齐文阁办公,他也只好来这里和张牍对质。

“张公子,”许樊身形魁梧,方额阔脸,形象像个军头,说话也有风雷之声,“你这么做,坏了我们两家多年的规矩,你可想好了?”

张牍笑着问:“敢问是何规矩?”

“秦家的书卖往杭州,向来是我包办的,你的前两期《金陵纪评》也是我帮你卖。现如今,你要一脚踢开我,这不是过河拆桥吗?”许樊粗声大气地质问道。

“许老爷,若你要进我书坊里印的书,我一定尊重这规矩。可唯独《金陵纪评》,我必须用自己人来卖,希望你能谅解。”

“这是何意?”许樊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你的书坊只管印,我们书商给你们卖,自古就是如此。”

张牍摇了摇头道:“许老爷,杂志不同于书,是新闻媒体,必须有时效性。我不可能让中间商转过几道手才到用户手里。”

许樊刷地站起身来,脸颊通红,怒目瞪视着张牍,“你说的这些怪异的话,老子听不懂。那就是没得谈啰?好,别说杂志,就是你印的书,我许家今后一本都不会买你的。”

张牍摊开手掌,做了个请的手势,“许老爷请便!”

“哼!竖子不知天高地厚!”许樊一甩袖子,鼻子里轻蔑地哼出声来,转身便大步跨出门去。

他前脚刚走,玉莲就提着食盒进门来,看着气哄哄而去的许樊,玉莲有些担忧地说道:“这许老爷是我们秦家多年来往的客商,你现在得罪了他,今后总会有不便之处,要不然,让娘出面——”

“不必了,”张牍接过食盒放在桌上,一边取出盒里的菜肴,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我就是要打破这样的层级代理结构,建立直销模式,这样,杂志的发行就掌握在我自己手里了。”

“那书呢?”玉莲似乎对他的过度自信有些不快,斜眼瞥着他问:“你不打算卖书了吗?这些书不是也要仰仗书商吗?”

“你能不能别那么多问题?”张牍对她的咄咄逼人也有点生气了,“我的决定自有我的道理,你们古人哪里会懂?你等着听好消息就是。”

玉莲不可思议地望着他,一双秀目中交替闪过震惊,愤怒和哀伤的情绪,随后黯然垂下眼皮,默默转身离开了房间。

张牍其实话一出口就后悔了,可又不愿意立刻道歉,他多少觉得玉莲总是质疑他的决策,有点不尊重他的意思。男人在外做事,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女人总该安慰一下,而不是争论个是非短长。他固然存着对玉莲平等相待的思想,可真到了发生争论的时候,也免不了像多数男人那样在意自己的面子。

此后几天,玉莲照常来照料张牍的饮食起居,只是不愿多说话,张牍知道她还在生自己的气,本想找个机会缓和下关系,只可惜自己一方面太忙,另一方面心情也很不好,每天都闷闷不乐的。

心情不好的原因是来退约的客商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像许樊一样痛骂他一顿后扬长而去,这一个月大概是他一生中挨骂最多的时候,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毕竟也不是光彩的事,难免情绪烦闷。

好在第三期杂志的销量又有了大幅提升,他的广告策略起了作用,很多读书人开始用杂志赠送的拜帖互相来往,顺便就帮杂志做了宣传。当然最重要的是,直销模式让利润大量回流书坊,算下来盈利了一百多两银子,这实打实的成绩让他总算心情变得舒畅了些,同时也有些得意,心里暗想,玉莲总是质疑我,这会总该相信自己夫君的实力了吧。

这样想着,他便主动去后面书房里找玉莲,向她报喜。

自从唐德升的齐文阁被收编后,张牍和玉莲就搬到唐家大宅居住了。因为这里死过人,秦夫人还请了些僧道一起来做法事。张牍在这里住,一方面是因为杂志在此地编印,他必须坐镇于此,另一方面,唐家的宅子也更宽敞些,秦夫人坚持让两夫妻住在这里,自己留在秦家,也是为了催他们快些要个孩子。

“没有我这老太婆在旁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