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4、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二合一)  五代河山风月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说了不少云哥儿的好话,史彦超很高兴。

不过也有人泼冷水,难得回京的李重进就话里带刺,提出史从云虽然有功,但轻重主次不分,大胆的用朝廷快马给家中侍女送情书,轻浮好色,做事冒失。

史彦超脸色不好看,碍于李重进的身份才没破口大骂。

反倒是已经身为殿前都虞侯的赵匡胤开口:“少年人哪有不好美色的,云哥儿十六岁立下的功业,有人肯定不比不了,当年冠军侯成名也是十八哩。”

赵匡胤在六月中旬张永德极力推荐下官家单独会见了他,与其谈论之后,官家觉得赵匡胤是个可用之才,破格从龙捷军提拔到殿前都虞侯。

赵匡胤和史从云交情很好,至少在老赵看来是这样的,加上他本就和李重进和不来,才会站出来说话。

这话说得漂亮,既肯定史从云的功劳,又讽刺李重进十六岁还不知道在干嘛呢。

说得李重进脸色难看,但人家又没指着鼻子骂他,难以反驳。

官家身边的符皇后穿着点华贵,雍容典雅,与官家坐在上位,从头到尾都表现很得体。

比郭荣足足小十岁左右的符皇后看起来年轻很多,坐在一起都不像普通夫妻。

一般符皇后不说话,别人问候也只是嘴角挂笑,微微点头。

只有在官家夸奖史从云的时候她开口说了两句:“少年人有这样的志气和能力很难得,只是以后要记得好好为官家效力,戒骄戒躁就好。”

这也是变相的为史从云说话,顺带不着痕迹反驳了李重进的话。

之后官家在酒宴的末尾命令刚从河北山东回来的韩通率虎捷军两军,前去支援前线支援攻打凤州城。

皇园中的酒宴之后,史从云的名字在大梁达官贵人之中悄悄传开了。

对于普通百姓则没那么出名,对于大周而言这不是一场举国大战,只有关中的百姓才能时时听到战争的消息。

不过对于蜀国百姓而言,因为赵季礼的神奇操作,史从云到了大名鼎鼎到家喻户晓的地步。

虽说还做不到小儿止啼,但只要听说这名字都人心惶惶。

其实凤州、武威一线距离成都还有上千里,可由于东北面行营都监赵季礼这个理论上的最高前线长官畏战先逃,单枪匹马回到成都,把恐惧和史从云的大名传开了。

多数百姓连成都周边数百里的地理情况都没概念,何况千里之外的凤州和武威城?

感兴趣的是前线死了多少人,有多人被俘。

只知道周国前锋大将史从云连破他们蜀国的八座营寨,击败蜀国大将李延圭,攻破武威城,向着成都方向杀来了。

史从云的名字,成了笼罩在蜀国人民头上的一片阴云。

其实不只是成都人民,孟昶自己也怕了。

如果让周军打通秦岭通道,随后大梁的禁军顺势南下伐蜀,失去秦岭险要为依托,蜀国还有什么资本和大周对抗?

急忙召集朝中大臣商议之后,采取两个策略。

其一是派遣使者暗中前往北汉和南唐,讲述唇亡齿寒的道理和要害,请他们一起出兵对付后周。

其二就是让光圣马军都指挥使,武定军节度使高彦俦率军北上和李延圭汇合,阻击周军。

其实此时蜀国和周国的差距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周朝出动王景、向训、史从云就逼得蜀国接连派出自己最能打的大将李延圭和高彦俦。

而周朝只派出凤翔节度使,镇安节度使和控鹤军都使。

能打的人还有大把,如王彦超、史彦超、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高怀德、王审琦、李继勋、慕容延钊、韩通、李筠、潘美、赵鼎等等。

实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孟昶的畏惧并不是没有道理。

......

而此时,一切恐惧的源头史从正策马检视大军营地。

连绵不绝的帐篷顺着嘉陵江畔一直向西南蔓延,延绵接近十里地。

史从云也心想,看来他也得昭烈帝真传了,只是不知对面蜀军大营中,有无书生陆逊。

秋天草木凋零,枯枝败叶遍布江岸,如今只差一把火了。

史从云不怕,他心想借给蜀兵十个胆他们也不敢出城,骑马顺着江边往南走,一路上众将环伺。

众人说说笑笑,都在说这一路的功劳和打的战,大家都兴高采烈争功,打到如今这步,回到大梁之后,众人功劳都是少不了的。

只有史从云没那么得意,不知道为什么,或是直觉,或是战争嗅觉,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对于兵法,冷兵器时代具体的排兵布阵史从云一窍不通,所以他让邵季为排阵使,只要排兵布阵他都不插手,只制定总体进攻策略,具体排阵让邵季去安排。

做事最忌讳就是外行指导内行。

不过战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