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晕乎的杨廷和  太子别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于聪慧,未必是朝廷之福。

几人在文渊阁门口驻足。

“周尚书操之过急。”

“他事先找过老夫,老夫准了。”

“老首辅说过,让我们等机会。”

“再等下去,西厂的牌子就挂出来了。”

“......”

三位阁老在争吵。

杨廷和找文渊阁内相熟的书吏询问缘由。

书吏据实以告。

“户部周经周尚书上奏,请皇上取回监督京通仓的右少监莫英,大太监宋玉。”

杨廷和瞳孔一缩。

莫英和宋玉以前在汪直手下办事。汪直失势后他们投靠了李荣,没有遭到清算。汪直走向人前,他二人最是卖力。

“周大人的奏折有说明原因吗?”杨廷和急促地问。

书吏小声道:“说是京通仓的粮数目不对。”

“证据确凿?”

“小人不知。”

杨廷和皱眉。

账本上很容易做手脚。运粮本就有损耗。尤其是通过大运河送到京通仓的粮,涉及了漕运。漕运的水深,汪直很容易找到由头把所有人拖下水。涉及面一广,此事便会不了了之。

内监气胸狭窄,到时候肯定会报复。若把投靠他们的官员扶上户部尚书的位置,宦官的势力会大涨。

“我们走吧。不要在此时打扰阁老商议大事。”杨廷和识趣地走人。

太子的教育问题在权力斗争之下,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放学的朱厚照很快收到朝堂的最新动态。

制冰作坊联通宫中各个势力,很多人趁机向他卖好,使得他耳目越发的灵通。

但是,有屁用!

他又出不了宫!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