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公主下葬  太子别动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消息,大消息!值不了几文铜钱的一贯宝钞,能在太康公主下葬当日,去冰楼购得价值一两银子的冰块!”

茶楼、市集,京师的大小胡同传遍了让百姓喜闻乐道的消息。

有人兴奋地搓手:“我家箱子里有一大刀宝钞,不知有没有被老鼠啃了。”

有人想到了赚钱的法子:“一两银子买一大桶冰块。可以做多少碗冰镇酸梅汁?我家婆娘做酸梅汁的手艺很好,就是买不起冰块。有了冰块,咱也推出去卖。”

“我家小子在他二姑家吃了一次冻奶糕,天天让我去给他买。二姑爷官职虽小,大小是个官儿,有冰可以免费领。我们哪买的起。这下好了,我可以用买来的冰去换冻奶糕。”有婆子精打细算。

东厂番子混在人群中提醒大家:“你们可都得要感谢太子殿下。”

“太子和公主的感情真好。”百姓们叹息,“只是可惜公主福薄。”

除了宫里的皇后娘娘得知消息后稍有不快,其余的勋贵官员无人在意此事。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操心。

兵部尚书马文升上书工部不得使役京营,弘治帝经过深思熟虑,同意了马文升的意见。

于是,越来越多的官员上书谈及京营。

慢慢地,有官员从京营发生的诸多弊端联想到禁军,又有人提及腾骧四卫。终于这把火引到了汪直势力大本营御马监身上。

“刚才胡御史提到京营吃空饷的情况严重,兵部不同意。”马文升首先开撕,“吃空饷最严重的,当属腾骧四卫!御马监自以为腾骧四卫不属兵部管辖,挂空名领取军饷的情况极为严重。陛下若不信,可召集腾骧四卫,与兵饷账目核对人数。”

弘治帝抿紧双唇。他虽不善兵事,但懂得御下之道。

京营有勋贵、文官、宦官三股势力相互压制,没有一方可以独大。无数官员们上书京营战斗力低下,改革势在必行。弘治帝从善如流,京营改了也就改了,让三方扯皮去。但腾骧四卫不行!

腾骧四卫是禁军中的禁军,入选的军士人人体格健壮、强壮勇猛,是所有禁军中战斗力最强势的一支。。这支军队一直牢牢掌控在御马监手上。弘治帝不怕太监吃空饷,就怕领兵之人不可靠。夺门之变发生不久,景帝及其子女的遭遇历历可见。

“朕会让宁瑾去查。”弘治帝不想外人染指,偏向性极为明显。

马文升退下,刘健出列。

“京通仓贪渎案发生后,臣让户部粗略巡查各处,查遗补漏。户部官员路过马场时,发现战马数量与草料数目不符。战马关系到北边防线的安危,不可疏忽。臣提议彻查。”

“请皇上彻查。”

百官异口同声,奉天门上空嗡嗡作响。

宫里靠近前朝的几大殿都听到了声响。原本受公主亡故影响的宫人越发小心谨慎。

汪直第一时间接到消息。

“别慌,稳住阵脚。”汪直邀心急的宁瑾坐下一起品茶。

见汪直胸有成竹,慌张的宁瑾立刻恢复了冷静。

“你啊,是将才,却不是帅才。打仗看的不是局部战事的得失。”汪直点评道。

宁瑾低头受教。

退朝后,弘治帝并没有直接召唤御马监太监宁瑾。三日后爱女下葬,弘治帝没有心情处理朝政。坚持每日上朝,已经是他的极限。偏偏很多人看出了他的虚弱。

“父皇,孩儿想把这些东西送给妹妹。可母后不答应。母后让人打了一套新的给妹妹陪葬。”朱厚照找到乾清宫御书房。

朱厚照眼神黯淡。魔方、会走路的兔子灯、滑板、都是妹妹一直想要的玩具。以前他没舍得给,因为这些是他根据另一个世界的记忆自己动手做的。新做的再精致,意义不同。

“放进去吧。”弘治帝捏捏鼻梁心累地道。

朱厚照关心地问:“父皇在烦恼官员弹劾御马监的事吗?”

弘治帝好笑地说:“怎么?照哥儿接了宁瑾的好处,想来给他求情吗?”

朱厚照一点也不奇怪皇帝爹会知道。东厂和御马监以前是死对头,哪怕现在暂时联手,该落井下石的时候绝对不会手软。而宁瑾也没想瞒着。

“孩儿的出场费很贵。宁瑾给的那点银子不够。”朱厚照狡黠地笑了笑,“孩儿是想提醒父皇宽心。汪直那只老狐狸一定想到应对的办法。”

“哈哈哈!汪伴伴不老,宫里、朝堂的老狐狸多了去。”弘治帝大笑。

真要说治国的能力,朝中除了少数几人,很少有人比得了司礼监。有时召六部官员商量事,还不如找司礼监问策。汪直精于布局,能把计划精细到每一个细节。但和真正的老狐狸比,还是欠了点火候。

弘治帝从御案的奏折堆里挑出一本递给朱厚照瞧。

“王威宁的奏折?”朱厚照嘀咕,“王威宁远在甘州,怎么会扯入这件事?”

贺兰山之战让年老的王越再次位极人臣。皇帝爹并没有把王越调回京。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