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章 良机(5)  残汉虎胆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到姜维提出彻底讨伐王浑残部并收取凉州全境,不止刘禅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连一旁的胡济也有些错愕。

“大将军,王浑残部不过是疥藓之疾,眼下魏军主力调往东南平叛,长安必定空虚啊!”胡济忍不住对姜维说道。

刘禅也奇怪地问道:“此前不是大将军上书要趁虚取长安的吗?怎么如今又提起西边的王浑了?”

姜维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陛下勿急,臣的话还没有说完。王浑残部西遁至今,臣亦派军数次追剿,累次斩俘数百。从降者口中得知,其部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只需遣一偏将率五千人马便可将其讨平。”

胡济思索道:“大将军的意思,是派一支偏师去对付王浑,同时集中主力准备进攻长安吗?”

“正是。”姜维点头,“西凉之地广袤且民风尚武,胡人擅长骑射,若能将其人招揽至麾下,重新打造昔日威名赫赫的西凉铁骑也不在话下。王浑残部人心离散,沦为匪类之后袭扰频繁,不利于我大汉在凉州建立牢固统治,必须将其斩草除根。”

“既然大将军认为只需要五千兵马就足以讨平王浑,那这件事朕就不过问了,请大将军自行裁断吧。”刘禅认为派五千人前往西凉剿灭王浑残部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直接放权给姜维让他随心所欲去做就是了,没必要再拿去朝廷上讨论。

随后君臣之间把话题从新转移回到进军关中之事上。

姜维对淮南的局势关注密切,对军事的敏感也让他能够从有限的情报中比其他人得出更多的信息。

诸葛诞起兵之后并未像毋丘俭一样迅速向北进攻,虽然他举事时也打着勤王锄奸的旗号,但所做的事情却是巩固以寿春城为核心的淮南防御。

诸葛诞军在外围坚壁清野,在内线则围绕寿春城广筑营垒,同时东吴军队也在长江南岸集结,准备过江支援诸葛诞。

对此姜维得出的结论是,诸葛诞打算把战争拖久、拖长,在这种情况下,魏军倘若急于平叛迅猛进军就落入了诸葛诞的圈套。

诸葛诞这么做自然有他自己的算盘,他不是毋丘俭那样耿直的魏室忠臣,虽然此次举兵反叛蓄谋已久,但淮南军的实力依旧无法单独抗衡整个魏国。

像毋丘俭那样主动进攻,一旦不能在对阵中取胜,就会落得迅速败亡的下场。寿春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注定是一座容易受到围攻的城池,诸葛诞也绝不放心把后方完全交给东吴军队而自己率嫡系北上与司马昭拼个两败俱伤。

既然诸葛诞打算以守待变,那司马昭一方也完全可以不急于进攻——如果曹髦能沉得住气允许他们这么做的话。

眼下看起来这是不可能的,诸葛诞举兵之后曹魏全国都在进行战争动员,可想而知曹髦有多急不可耐想要解决掉诸葛诞。

但如果汉军在这个时候发起对长安的攻势,情况又将不同。

诸葛诞或许想要的就是汉军在西面发起进攻,牵制魏军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好让他在淮南有机会做更多的事情。

“陛下,诸葛诞举兵反叛确实是我等恢复长安的良机,不过这个机会还需要再等一等。”姜维向刘禅解释道,“诸葛诞起兵之后只守不攻,如此一来敌军也可以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战,臣料司马昭此时尚未真的将西面的兵马撤走,长安洛阳的调动不过是故意放出风声以试探我军的意图。”

“大将军的意思是……”

“如果我军现在立刻东进威胁长安,也许反倒会逼得曹髦和司马昭放弃对付诸葛诞,集中力量先与我们决战。”姜维说道,“比起去年北伐之前,我军的实力虽然有进一步的增长,但要与魏军在长安附近决战仍显勉强。”

胡济附和姜维的意见,同样说道:“我军之弊在于粮草和攻坚,若魏军准备充分,恐怕在攻到长安城下之前就要耗费很长时间和大量的兵力粮草。臣同意大将军的看法,攻打长安不可急于求成,不如先等诸葛诞在淮南闹大。”

刘禅沉吟片刻,说道:“之前朕以同样问题问过右大将军阎宇,他却说长安容易攻取。”

“这……”姜维和胡济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有出言。

刘禅说这番话的意思,便是委婉地向他们表示不满。

但在姜维和胡济看来,攻打长安必须计划周详,不可能因为主上个人的意愿而草率出兵。

“两位爱卿回去再想想吧,明日上朝,朕会再同百官商议此事。”刘禅说罢让他们二人先退下。

姜维和胡济离开宫中,于途中小声交谈。

“大将军,阎都督莫非真的有攻取长安的良策?”胡济还在想刘禅所说的话。

“进攻长安,乃是威胁曹贼统治、逼近其都城洛阳的硬仗,岂是在后方冥思苦想就能得出‘良策’的?”姜维摇了摇头,“阎宇只怕是揣摩陛下心思,故意那样说的。”

胡济诧异地张了张嘴,小声道:“这不等若是欺君吗?”

“其实只要司马昭带走大军去和诸葛诞交战,夺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