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白马停在南郑城大将军府门前,姜远翻身下马,抬手阻止了门前的军士向自己行礼,快步走入府内。
“姜将军,你来了。”来忠正在外厅与一众幕僚商讨拟定进军上庸等地的方案,见到姜远之后指引他前往里室见姜维。
里室便是姜维和夏侯霸、张翼与胡济商讨大事的场所,今日还加上了廖化和从成都过来代表朝廷听取军中意见的董厥。
姜远入内之后,依次向各将领行礼,随后入座末席。
姜维见人已到齐,便开口说道:“探子查明,魏征南大将军王基在襄阳、樊城集结水陆兵马十万,似有伐吴之意。永安罗宪派人来报,东吴方面亦在江陵一带增兵,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刚刚从成都赶到的董厥说道:“朝廷也已经知晓此事,据说是吴主孙亮在朝堂上怒斥魏国使臣,司马昭大怒之下,发布了伐吴檄文。”
廖化抚着胡须接话道:“魏吴两国在荆州开战,岂不是我军收复东三郡的良机?到时候王基侧翼受我军威胁,进退失据,若为东吴所破,则我军可趁势一鼓作气拿下襄樊。”
张翼、胡济二人对廖化的看法深以为然,纷纷点头认同。
“王基目前正在襄阳造船,似乎其水军准备并不充分。”夏侯霸提出道,“目前尚不知晓其与东吴何时开战,在东吴已经增兵的情况下,也许对峙会持续很久。那么我军是该按原定计划出征,还是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夏侯霸提出的问题很有商讨的意义,姜维和其他人都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眼下魏吴两军虽然在荆州隔江摆开阵仗,但真正开战会在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准,而汉军出征东三郡的准备在五月之前就能全部完成,姜维的计划是最迟在六月要开始进攻上庸。
“不管王基和吴军何时开战,我认为我们的计划不宜改变,出征时间不能推迟,甚至应该提早。”姜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随后,他陈述理由道:“沿汉水进攻,水军的配合必不可少,既然魏军还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尽早出击就能占到更多优势。”
姜维微微点头认同姜远的看法,随后说道:“目前负责东吴荆州军务的是骠骑将军施绩,他不久前也遣人赍书,希望我军能够在必要时刻给予援助。”
“那我们先发制人进攻东三郡,便能牵制王基的注意力,施绩那边也可以稍微放心了。”胡济说道。
“伟度将军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吧。”张翼摇了摇头,“魏军在这个时候增兵荆州和东吴交战,就不怕我军再出潼关吗?我思来想去,总觉得司马昭此举有些反常。”
众人沉默了片刻之后,由夏侯霸率先说道:“或许我军主力在汉中备战的消息确实已经泄露了,魏人知我短期内不会再出潼关,故而增兵荆州,既可威慑东吴又可救应上庸等地。”
张翼承认道:“倒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随后众人纷纷把目光看向姜维,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王基麾下水陆军马十万人,不至于倾尽曹魏全国之力吧?”姜维分析道,“其中有近半兵力还是来自于陈泰撤守宛城的兵马,司马昭手中仍然握有相当的兵力可以用于防备我军再出潼关。”
“那么大将军认为,我方进攻东三郡的意图是否已经为魏人知晓?”夏侯霸问道。
姜远笑道:“与其在此瞎猜,不如试探试探。可以让右大将军从长安调一支兵马出潼关进入弘农,看看魏军作何反应。”
廖化和张翼二人齐声道:“此计甚好。”
派一支偏师轻装进犯,如果魏军迅速在洛阳西面调集兵马准备迎击,那就说明魏人并不知道他们下一次进攻的具体方向。反之如果从潼关出击的偏师如入无人之境,则足以证明魏军已经把主力移至荆、宛一带,很可能已经知晓了他们进攻东三郡的意图。
姜维采纳了姜远的提议,当即写信派人送往长安,请阎宇调派人马一探虚实。
随后众人散会,姜远被姜维单独留下,等到其他人都走之后,姜远看到姜维把一份密信递给自己。
他心中暗暗惊疑,打开之后发现是潜伏江东的虎胆营密探传回的情报,乃是半个月前魏国使臣造访东吴建业的详细记录。
“大魏凉州刺史姜望……”他喃喃念出了密信上提及的魏国使臣名号,随即抬头看向姜维。
姜维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他的猜测。
姜远继续读信,脸色渐渐变白:“魏国派姜望前往东吴,竟然是想联合吴军一同对付我们吗?”
“由此可见,司马昭黔驴技穷,对依靠魏军单独制衡我方已经不抱希望。”
“也可能是驱虎吞狼之策,”姜远说道,“从寿春之战的结局来看,诸葛诞与东吴联军十余万人灰飞烟灭,司马昭麾下的魏军主力尚有相当可观的战力,且军中将领几乎完全由其亲信心腹组成,义父不可轻敌。”
姜维道:“不错,但敌我之间的差距,已经不同以往那般悬殊。我料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