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章 潜袭(2)  残汉虎胆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抗占据竹溪城,于城楼高处日夜观测汉军动向,对夏侯霸分兵的举动了如指掌。

此时雨势减弱,但仍断断续续时下时停。

陆抗等了一个雨停的时机,让副将率军假意出城进攻夏侯霸的营寨,逼迫汉军聚拢在营中防守,却暗中自行从城南撤出一支五千人的兵马返回堵水河岸与等候在那里的水师汇合。

陆抗率军登船,依靠水路行船之便迅速东靠,在蓑衣岭北岸下了船,后发先至抢在赵广和柳隐两人之前于山沟之间设下埋伏。

五千对七千,陆抗并不贪功,只对赵广和柳隐的前部进行突袭。

吴军占了地利和出其不意之便,于此伏击重创了赵广和柳隐前部千余人之后便即刻撤退,不给汉军追击和缠斗的机会。

伏击得手见好就收的陆抗南下返回堵水河岸,故技重施登上水师的船队,赶往上庸与陆凯汇合。

上庸城外,廖化军遭到了吴军和魏军双向的夹击。

陈泰在看到吴军船队经过南门外的堵水之时便立刻组织了城中的魏军开城出战,使廖化无暇顾及自己身后的情况,帮助陆凯军顺利完成了登陆。

廖化也迅速意识到东吴军队是来助魏军夹攻自己的,但分兵迎敌却落入了陆凯的算计。

吴军故意在登陆之后没有迅速前进,而是选择在河岸背水列阵摆出看似脆弱的长龙阵形引诱汉军来攻。

前来迎战的汉军对水战还比较陌生,见敌军以弱势阵形在河边列阵,想当然地希望用一个冲锋将吴军顶下水去,但却在冲上去之后遭到了吴军水师船队上弓弩武器的无情压制。

陆凯的兵力本就多于廖化全军,此时廖化又是分兵迎战,汉军又被吴军水师的船队压制,很快便被陆凯指挥的吴军击溃。

上庸城下廖化正在指挥士卒与冲出城的魏军厮杀,一度已经占据上风,但后方失火却令他没能在关键时刻给陈泰和上庸魏军最后一击。

分兵迎击吴军的士卒被击溃之后,陆凯长驱直入,前锋直接攻入了廖化的营寨。

廖化只得放弃与陈泰的交战,率军返身来救援营寨。

吴军攻入汉军营寨的前锋近千人被廖化回防之后艰难歼灭,但此时廖化军自身的损失也已经达到了三成以上,活着的人之中还有大量的伤兵。

迫不得已,廖化下令紧闭营门转入守势。

陆凯不依不饶,率军围住廖化军营三面攻打,只漏了面对陈泰的那一面。

久未与东吴军队交手,在西北战场对魏军连连取胜,汉军内部此前普遍多有轻视东吴之意,此时真正打起来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

吴军的战力并不弱,也并非除了水战一无是处,陆凯的麾下攻营训练有素也悍不畏死,甚至一度攻破汉军的营寨一角,若非廖化率预备军驰援救火,只怕吴军早已扩大突破口杀入营中了。

上庸的魏军此时驻扎在北面全无动静,陈泰选择了对廖化和陆凯之间的战斗作壁上观。

他知道蜀军除了廖化还有一支由夏侯霸率领的军队也在不远的附近,虽然眼前局势大好,但他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陈泰将手中的兵力牢牢捏住没有急于围攻廖化,正是为了可以在夏侯霸前来增援时阻滞其行动。

陆凯攻势不停,廖化军危在旦夕,但全军上下身处绝境仍在努力奋战,因为过去的胜利让他们坚信大将军姜维不会轻易抛弃他们,对东吴背盟与偷袭的愤怒也使得这些将士们心中憋着一股气,拼命咬牙坚持等候复仇的时机。

姜维确实很急,他已经竭尽全力率军往东面赶,无奈陆路受雨水影响变得泥泞不堪,骡马行进尤为困难。汉军的水师大部也被派回汉中去运送下一批的粮草和结束潼关救援战准备出川参战的姜远军,现在姜维手中掌握的水路运力并不足以将他的大军迅速运往东面。

东吴的进攻很巧合地卡在了廖化和夏侯霸两军粮草将尽的时间点,汉军此时为数不多的船只都用来往杨县运输粮草了,根本不可能有余裕来运送兵力。

不幸中的万幸是,陆凯手中掌握的东吴水师几乎全部进入了堵水,所以汉军仍然拥有西汉水的控制权。若是吴军派出更多的水师将西汉水也占据了,那此时他们不但运不了兵,连粮草也不得不转用陆路来运送。

东三郡战局逆转,汉军前锋陷入苦战,江州永安的罗宪也在此时给成都送去了告急文书——施绩率领的一万吴军已经越界进犯永安白帝城。

东吴的背盟震动了季汉朝野,刘禅怒斥了不久之前出使东吴回来报告称两国关系融洽、一切正常的使臣,并催促群臣拿出对策。

最终,群臣们商讨出的结果是应当立即征调南中和凉州等后方的守兵参战,绝对要死保东大门永安。

但罗宪随后的战报文书中却提及江州的局势暂时稳定,不需要后方增援,建议朝廷考虑将援军用在别的更紧要的方向。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和施绩故意摆烂脱不开关系。

进攻永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