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费恭在酒肆饮至大醉,姜远将其送回家中,随后独自返回军营。
他并没有将彼此之间的谈话放在心上。
正如费恭所说,他们现在远离朝廷,且各自都是武陵郡内的主官,一文一武形成互补,行事有相当大的自由度。
次日,两人复又在太守府内相见。姜远没有提昨晚之事,费恭似乎也完全忘记了,在公务政事上合作默契如故。
姜维从夷道发来公函,要武陵郡帮忙准备一批军中越冬所用的物资,汉军有在荆州驻扎过年的打算。
此时成都和建业的和谈仍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进行着。由于谈判还没有出结果,零陵郡内的吴国官吏和部分军队还没有撤走,廖化驻军于武陵东南部与零陵的边境。
两国和谈的主要分歧在于,成都希望将荆州恢复成关羽北伐之前的状态,这样除了武陵和零陵两郡,东吴还需要让出包括江陵城在内的南郡。
鉴于江陵城重要的地位,东吴断然不可能无条件答应,双方在这件事上反复拉扯,始终没有达成共识。
汉军兵势强大,姜维雄心勃勃,这是成都在谈判中采取强势策略的底气所在,况且东吴已经两度背盟,季汉在道义上已然占据高地,要求吴军退还江陵也有理有据。
东吴方面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南郡本来就是先帝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借给刘备的,刘备取得西川汉中之后迟迟不肯归还,这才逐渐引发了湘水划界和白衣渡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白白让出南郡对东吴而言不可接受,不仅孙休及大臣们不愿意答应,正在征伐交州的陆抗也于戎马繁忙之中抽出时间上表坚决请求驳回西蜀索取南郡的要求。
谈不出结果,两国便仍然是敌对状态,姜维遂考虑采取策略性的进攻来给东吴施加压力。
陆抗在南郡围绕江陵城留下了重兵布防,所以姜维仍然选择在荆南作文章。廖化和姜远二人分别接到了向吴国控制的领地进军的命令,廖化军负责攻取零陵,姜远军负责掠取长沙郡西部。
十一月底廖化接到命令便攻入零陵郡境内,但姜远只派出了狼池孟牁统领无当营协同沙赤部下的五溪部众袭扰长沙郡边陲,他将余下的军队集结在临沅城附近待命,自己前往夷道面见姜维。
姜远觉得是时候了,既然要给吴军施压,那就没有比打击陆抗更能给吴国君臣创造压力的手段了。
他在武陵密切关注着交州的战局,陶璜一面要应付交州内部的两股叛乱,一面要抵挡陆抗的进攻,现在已经节节败退放弃了交州东部的大片土地。
交州东部被忠于孙氏不愿跟随陶璜自立的东吴官员和军队占领迎接了陆抗的大军,西部则是吕兴掀起的叛乱如火如荼,陶璜被两面夹击搞得焦头烂额,实在支撑不住已经派人向成都求援。
然而不久前他自己在称臣的降表中明明白白要求汉军不得进入交州地界,此时却又恨不得成都立刻派出大军助他抵御陆抗,前倨后恭的态度让人哭笑不得。
诸葛瞻等人建议刘禅不必急着答应陶璜,烂船还有三斤铁,陶璜还占有交州西南半壁,不会那么容易失败。他们认为,正好可以借陶璜的求援向东吴的使者施压,这等若迫使吴国在南郡和交州之间做出选择。
成都希望借此向建业传递信号——如果东吴坚决不肯退还南郡,那么汉军就进入交州助陶璜抵御陆抗。
身在夷道的姜维并不知道陶璜、成都和建业三方之间的博弈角力,他正在军帐中听取姜远关于袭击陆抗后背的计策。
姜远提出此时南下攻击陆抗的数条优势:
第一,陆抗率领的军队不是其在江陵一手操练出来的旧部,兵将之间的默契不如以往。
第二,两国正在和谈,陆抗一直在防我军趁他南下袭取南郡,但却没防备我们将目标直接定为他本人。
第三,陶璜败退交州西南,陆抗要将其斩草除根必率军深入,侧翼与后背无人掩护,暴露在我军锋芒之下。
第四,陆抗南征的兵力不多,我军无须兴师动众,且只要掐断其退路截断粮道,足可令吴军不战自溃。
“听起来你对这一战准备已久,有几成把握?”姜维问道。
“七成。”
“对陆抗这种对手能有七成,已经值得一试了。”姜维点了点头,“需要多少兵马?”
“若能动用五万人,定可取胜。”姜远信誓旦旦道,“请廖将军部一万人穿过零陵郡进入桂阳,断陆抗归路与粮道。我率无当飞军从武陵南下入交州威胁陆抗侧翼阻止其继续西进,大将军再派三万人随后跟进,陆抗插翅难飞。”
姜维笑道:“用五万精兵对不足两万人,你莫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继续说,说说你的假道灭虢之计。”
“一箭双雕,击溃陆抗,顺手把陶璜解决掉,孩儿觉得没什么不妥的。”姜远说,“陶璜和陆抗交战,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军在冬季大老远涉足岭南蛮荒之地,顺手平了交州也省的以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