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架感言  开局拜师三星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嗯,三星洞要上架了,今天中午十二点整。

三星洞目前的成绩,是小作者写书以来最好的一本,成绩甚至好到我都不敢想象。

第一次上了三江,第一次有了首页强推,两份喜悦相互重叠,又带来了更多的欢喜......

然而。

小作者其实超忐忑!

写这本书最初的目标,就是早点上精品,也就是均订破3000,追订差不多就是1000。

上架时的收藏,大概能有1800020000,这就是我构思这本书时候的目标。

这本书的定位,一开始就是西游同人,是小白文。

但是。

第一个推荐过后,竟然有人说,不要写着写着就成了小白文......

小作者当时那个被吓的啊......

我超级忐忑的跑去解释,这本书就是小白文,别对我抱太高的期待。

后面让我也没想到,我的收藏竟然一路高歌猛进,破三万、五万,现在都接近七万收藏了。

我有时候都在想,这真的是我的书的成绩吗?

可能大家觉得太没出息,但这就是小作者开书以来最真实的心态。

现在大家都觉得我第一卷第二卷写得好,第三卷拉胯......

但是,这却是我开始动笔之前就想好的内容。

大家接触西游,可能主要就是通过电视剧和电影、动画。

但我写西游之前研究西游原著,西游记其实就只有两大核心主题权力和长生。

西游记是明朝的,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看,就非常有意思,里面隐喻很多,在明朝一度是禁书。

因此。

西游记其实挺荒诞!

鲁迅曾经发现讲西游记的大多是道家,而佛家却只字不提。

最后,鲁迅用四个字做总结犹未学佛。

西游记中很多佛学知识,都是错误的!

譬如,观音菩萨说大唐的佛法是小乘佛法。

这个谬误就很大,传到中国的佛法,一开始就是大乘佛法!

如果把玉帝看做是皇帝,老君看做是占据朝堂深受皇恩但却不思报国的道士,把如来看做是朝堂中,皇帝用来平衡权臣的新势力,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就迎刃而解。

所谓西游,没有啥功德,就是一场朝堂争斗......

从这个思路上考虑,很多想不通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譬如,老君为何总是给猴子开后门?

把猴子丢到炼丹炉里,还除去了穿猴子琵琶骨的金钩......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吗?

不排除老君炼猴子,避免金钩的金属性坏了药性。

但如果往讽刺道士的角度想,这就迎刃而解。

毕竟,明朝道教是国教,每年在道教身上的花费不知凡几......

但是吧!

西游毕竟是明朝的,和现代读者之间鸿沟很大。

尤其是历经洪荒文的洗礼,大家思路非常不容易绕过弯儿。

譬如:

老君都能开天辟地了,还和一群小娃娃玩什么权谋斗争?

这合理吗?

或许是洪荒流太深入人心了吧,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一个“圣人”一巴掌拍死一切,我需要跟你哔哔吗?

但是。

西游记原著就是需要!

老君猝不及防之下,还被猴子扯个倒插葱文殊菩萨还被凡人浸泡在井中三日猴子神通无敌金刚之躯,结果拿个蒸糕感觉烫手被老君贬下凡到火焰山当土地的一个童子,甚至还敢报复老君,把牛魔王一家往死里整......

这在现在的读者看来,极度不可思议。

但这就是西游记原著中的剧情......微笑中带着眼泪!

只能说是时代局限吧,明朝作者远没有现代读者的想象力。

西游记之中没有那种绝对意义之上的因果!

也没有洪荒文中,我观天道就能看出未来会发生啥,就算是如来老君也没有下知五百年的本事。

就算是老君、如来,做事也得讲规矩。

如果是看做国师、首辅、官僚手眼通天,但依旧需要遵循朝廷运转的潜规则,这样去想的话,其实就能想明白了。

所以,我第四卷写“天地有规则”,然后主角在规则内插手西游。

然后,有人说主角太跳了,别被如来一巴掌摁死。

微笑中带着眼泪!

总体而言,大家对这一卷的接受度还可以吧!

跑题了,写这么多其实想说的是,希望大家看书的时候,偶尔能跳出洪荒文的圈子。

西游原著才是本书的核心根据!

......

西游争斗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就是信仰之争!

这一点,大家普遍觉得很。

笔力不够好,让大家失望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