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1章 运人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办法?有什么办法?从安南到都城,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将粮食运来。”

“陛下,臣是这么想的,城外的灾民有了一些粮食,能不能把他们送走,这样就不会占用都城的粮食了?”

“送走?怎么送走?难道送到西天去?”

“不,这样太不仁慈了,大肆杀戮灾民,有悖于朝廷的尊严,况且送走也不是杀戮这一条方法。”

“陈丞相,你有何良策?快快讲来!”

“陛下,河面上不是有八艘大船吗?我们只需要让安南使臣把灾民带走,这事不就成了吗?”

“好主意!”

宣平帝很快明白了陈丞相的主意,既然朝廷已经无法估计这些灾民,那把他们送走是最好的办法了。

如何都送走?外面的灾民实在太多了,没有上百万,四五十万灾民是有的,四艘大船能装多少人?两万三万?根本就是毛毛雨,无法解救旱灾。

“一趟不行,那就让他们多走几趟!”

“给他们说,沿海有大量的粮食,只要人去那里,就不用担心饥饿。”

“船只不够,但是我们也有船,少量一点费用,就可以把人送走了!”

“好,给朕征船!给朕召见安南使臣,给朕把消息散出去!”

宣平帝下了一道道旨意,趁城外灾民还有一点余粮时,赶快把人都送去,多送出一些,长安都城就减轻一部分压力。

“有啥事吗?大半夜的让人睡安稳觉不行吗?”

石浩迷迷糊糊地被驿馆官员叫醒,心中十分不悦。

“皇帝宣旨意,让安南使臣石浩觐见!”

“哎,这都是什么事呀!”

石浩不得不爬起来,跟着宣旨的太监进宫。

等石浩等人到达金銮殿后,发现大殿内灯火通明,很多大臣还没有下朝,任然在熬夜奋战。

多好的臣子呀!可惜跟错了人,到万陵县或者安南都护府去多好!

石浩感叹了一句,正准备整理衣冠,行大礼时,直接被宣平帝拦住了。

“石爱卿平身!”

我还没有下跪,开始行大礼,何跪之有?

石浩不明白,但是他也懒得去跪,索性装糊涂,听宣平帝讲话。

“石爱卿,你这次带来的大船有多大?”

“多大?”

这点难不倒从学堂毕业的石浩,虽然他不懂制船工艺,但是对商船的大小还是有具体的数据。

这次他带来的大船都是五千料的料大船:身长2275丈7075米,宽490丈1524米,深198丈616米。

五千料大船的排水量高达2000吨以上,有效容积有500立方米,有效载重达到四五百吨。

“能装载多少人?”

“这个?大约一千人吧!”

在万陵县,像五千料的大船,标准配备一千人左右。

宣平帝听后,有点头疼,八艘大船才承载万人,那城外的灾民何年何月才能运走完?…

陈丞相问道:“你那是标准装载量吧,如果满载人的话,能装在多少人?”

“满载?怎么个满载法?”

“就是人挤人,人挨人!”

“我的妈呀,谁敢这么载法?”

“内河运输不同海上运输,风平浪静,只要平稳航行,一定没有啥问题的。”

“那我们没有试过,一艘大船最多装载四五百顿货物,那我算算!”

很快,石浩就算出来了,大约8000人左右。

“好!”

宣平帝想了一下,八艘大船运走67万人,再加上征调的小船,一次性就能运走10万人,如果一个月来回几趟的话,估计城外的灾民剩不下很多了。

“石爱卿,朕想让你们的大船把城外的都运走行不行?”

“行”

石浩刚想说行,但是他觉得答应得太快,就有点不好了。

能把城外的灾民都运到万陵县去,那是最好不过了。

他在万陵县时,就听到李大人口中嘟嘟囔囔:修路,又要修路了,缺人,缺人手呀!

城外到底有多少人?他没有打听过,但据他的估计,几十万人是有的,如果把这几十万人都运走,那他的功劳就大了,比运这些粮食都强多少倍。

如果让他在粮食和人之间选择的话,他宁愿选择人!

以人为本,有人才能壮大!这是李大人一直给他们灌输的思想。

有钱没人,要那么多的钱有啥用?

“陛下,行是可以,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的确很难呀!”

“石爱卿,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吗,朝廷这边也会调动所有船只,帮助你们把人运走。”

“那运到哪里去?”

“运到哪里,朕不管,只要出了京城,哪怕扔到叛军哪里,那也不是你们的责任。”

“那我们尽力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