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肃清流毒  仙朝纪元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拱手道:“君上,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而今袁逆已除,司马之位不可长久空悬,亟需择选能臣接掌军政。”

此言一出,百官都是交头接耳,蠢蠢欲动。

诸侯仿周礼,建官制,所谓夏官司马,有大司马(卿)一人,其下有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

前者是职,括号内是爵。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就是此方世界的权贵阶级。

不过,袁彬倒台之后,依附于其的两位小司马,坐袁逆事,也先后下狱论罪,一个被处死,一个被废为庶人,其他四个军司马,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

可以说,现在苏国司马官衙,已然近乎停摆。

苏照皱了皱眉,他已经感觉到这种官制的粗疏和陌生,“这种官制,等到后来仙朝林立,事务繁多,就会被渐渐取代……我倒是想整出三省六部来,只是而今的主流,还是卿大夫。”

官制这东西,从来都是因时而变,一味的叠屋架构,人浮于事,反而增加了行政成本,变相降低了治理效能,但过于简约、粗疏,也会造成治理缺位,权责不清。

于是,促进苏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

苏照一时思路有些发散,清咳了一声,朗声道:“大司马人选,事关国社安危,孤当细细思量才是。”

在他的设想之中,军令和军政自然要一分为二,二者合一的结果就是,兵将渐渐为私人独有,如果不调整,袁彬那样的权臣,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至于如何分开,他初步有意设枢密院,统管军令,以司马替代后世兵部的职权,管理军政。

不过,这种机构改革的大事,还需要和敬弘道和陈韶商议。

在这时代,增设官职也不是一句空话,名字也不能胡乱起,甚至需要找上古典籍。

苏照思忖道:“此外,还要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这个倒不难……对了,还要有处理公文的尚书台,否则,堂堂七郡之主,还要自己书写命令?”

只是,御史大夫要侵夺一部分司寇的监察职权,也不知陈韶会如何作想。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