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 事功  大阁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圣人子弟如此重利轻义,实不为儒者所为。”

.......

翰林们对张敬修这等功利之言都是不太认同,这简直就是完全不谈道德义理,只论事功啊。

同样有理学大家之称的沈鲤皱眉问道:“不知君平所言’实’字何解?”

张敬修环视了同僚们一眼,朗声答道:“实者,实事求是也、躬行实践也、实干兴邦也。我辈读书人,读书治学、入仕为官,当以行为重、致知力行、行而后知,当经世致用,应做到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凡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

这时,周子义不屑道:“张修撰错了。张修撰说天下之事皆在事功之中,那么此将仁德至于何处呢?没有仁德为轨,又事得是什么功?张修撰岂不闻内圣而外王乎?内圣而外王,方可有所为而为。陈龙川叶心水尚掩饰以王霸并用,义利双行之语,将性理与事功并举,怎么到了张修撰口中只剩下了事功?此与法家何异?张修撰如此重利轻义之言,实为邪说。”

内圣外王是理学治国的纲目,通俗来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治理国家,内圣之学为本,外王之道为末,这也是理学者的普遍看法。

千年来,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到宋明理学,儒学的诠释也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框架里运思,始终未有大的突破。

不仅如此,后世的儒者反而越走越回去,出现了重文轻武、内圣强外王弱的局面。

张敬修对这所谓的“内圣而外王”颇不以为然,为政者道德固然极其重要,但若是能带领国家强盛、百姓富裕,就是道德上有些瑕疵又何妨?相反,若是当政者人品极好,却无治国之能,将天下治得大乱,这于国于民又有何益?当然,于国而言,自是德才兼备者为先。

思及此,张敬修大声道:“周编修此言真是可笑,外王何必先内圣?重利便是不义吗?事功之中自有仁德,又何需将事功与仁德一分为二?譬如,我若为一县之父母官,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仓廪富足,这难道就不是大仁德吗?反之,我若空有仁德之名,嘴上大谈仁德,却无功业利于民者,又岂真称得上仁德者乎?周编修听我一言:事功者,利人利己,是为功;仁德者,爱人爱己,是为仁德,故而事功在其中,仁德亦在其中。”

“君平此以功见德、以事功修身之言,发人深省,若是君平能专心学文,将其发扬,足可开宗立派啊。”检讨厅外忽然传来一个声音,众人望去,见来人正是掌院学士诸大绶。

张敬修拱手道:“不敢当掌院学士之言,下官也不是潜心做学问的人,而是想匡扶济世,只是以下官一人之力,事却不可为。下官说此事功之言,便是望诸位前辈切不可因居于玉堂之中,就轻视事功,轻视浊流。诸位想必也看过我那万言廷策,国朝这么多年的积弊,又岂是经术和仁义道德可以解决的?还需大批真正能放下身子去务实济世的同仁一同努力方可,故而在下才说此功利之言。诸位或许不认同在下之言,可在下坚持认为,君子并非不能言利,君子之利,非仅仅只是个人,更在于家国,这乃是大义啊!”

众人脸上都露出莫名的神色。长期以来,儒家一直主张义命分立,崇义绌利,义利不两立。孔子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将义利二者,二元化了。而内圣外王、事功仁德也是如此,常将其分割开来看待,这才慢慢变得只内圣而不外王,只仁德而不事功,尤其是以清流官自诩的翰林、科道、御史。

而张敬修说,事功就是大仁德啊,只要利人利己的事功,功成可利万民,那么这就是事功者的大仁德啊,这难道不比只在嘴上谈仁义道德要强的多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