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顾忌,李维也看出来了。
对照下河南如今的局势,那么李维也很轻松的猜出了李世民在顾忌些什么。
无非就是担心武者以及血犼教与郑国大军突然攻击他而已。
可眼看着河北的强盗们很快就要完蛋,河南可不能拖着,不然李维可就要供不起血犼教麾下的那群兵士和百姓了。
一直徘徊在启国各地小规模买粮可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所以李维得给李世民一些助力,让他好好的把河南收下,然后也好好的让血犼教暂时在河南扎根一段时间。
正好,李维老早之前就准备好了这助力。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距离现在约莫百年出头。
当时的皇帝为了安顿来中原传播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
既然是在皇帝的命令下建造,所以必然是一等一的大寺庙。
别的先不说,寺庙之中的各种文献记录肯定是少不了的,历史渊源定能查个通透,起源出自何处,肯定有个根本。
什么时候遭过难,什么时候改了名,什么时候有大好事,这些自然也少不了。
加上隋文帝也信佛,对少林有诸多赏赐,而王世充说起来执政之时,自顾周边与洛阳尚且艰难,哪有闲工夫与少林起什么冲突,恼了佛教徒,岂不又生些乱象?
所以,现在的少林俨然一片人间净土,不用纳粮交税,躲在寺庙之中就好,顺道给寺庙外头聚集的难民些许口粮,收纳童子添做沙弥。
真要让李维评价,这些举动稍微有些不符合他们所修行的一切。
慈悲没有多少,小聪明倒是挺多。
就这些日子,少林寺手头可多出了不少的田土,借据,资产
而李维精挑细选的清竹,少林派般若堂弟子,出身正派名宗,自然是仁善之士。
一个仁善之士见了河南乱象之后,会在心中埋藏什么样的心绪,然后登门少林寺呢?
登门之后,见了少林寺之内的景象,又会是何种举动呢?
李维酝酿良久,心头才编排的七七八八。
如此,清竹准备好登山了。
不同于后世被大量开发之后的景区,现在的少林寺,所处的位置当真是有些偏僻,挺好的一个修行之所。
虽说周边居住的百姓算不上少,但都寺庙所处的位置挺远的。
想接近也没办法,近了,可就是前场皇帝赐给少林寺的土地了,是人家的寺产。
清竹沿着小道向前,沿途有不少难民抱团结芦而居,一个个面上麻木,身边即便有孩子也大都是女娃。
难民见了清竹,要么伸手朝他乞讨,要么将他当做少林寺的僧人,问他寺庙何时再施粥。
这对比下河南其他地方,少林寺还真慈悲,至少这些难民因为少林寺的存在,没沦落到吃人的地步不是。
一个寺庙能在糜烂的河南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自保与慈悲总是要权衡一下的。
可这慈悲稍微有些小了,远了说还有些害人的意思。
少林寺?真不行。
得是少林派才对。
清竹面上泛起些许怜悯,从背后的包袱之中取出一块干饼子,递给了那朝着他伸手的瘦削小女娃。
随后也不停留,提着袋子接着向山上的寺庙行走,一路上见了如同刚才那女孩一般的孩子,也会接着从包袱里掏些吃食出来。
眼看着就要上山,他却是被人拦住了。
一个只看衣衫褴褛的干瘦汉子靠近上来,先是盯着清竹的包袱,然后跪地乞讨,却被清竹一笑而过。
汉子见状便有些不甘的开口道:“大师好偏颇,为何只给那些娃子吃食,见了其他人就不给了?我们就饿不死,命没那些娃子金贵?”
清竹顿时转身回来,脸上还有些愕然,见汉子如此言说,便微笑着把包袱径直朝着汉子递了过去。
“施主想要这些糙米饼子?”
汉子咽一口唾沫,看着包袱一下子又有些紧张起来,嘴里说道:“大师我只想要一个其他的还是给”
“那就请施主取了其中之一,把另外的分与需要这些糙米饼子的人吧。”
清竹把包袱往汉子手中一塞,合掌稽首,随后转身继续朝着寺庙走去,只留下一句话:“千万般世人,各有善恶法,施主分饼之时,莫要觉得是替贫僧行善,自得安乐喜悦即可。”
汉子愕然之际,清竹已然走出老远。
佛教的善恶观是有些冲突的,原因嘛,也就是世人对佛教典籍的分析得出的结果。
可典籍太多,撰写的大师佛陀也各不相同,更别提传承时留下的诸多错漏了。
这也导致若是全顺着佛教上所说的来做和尚,那和尚就会显得和奇怪。
所以,粗略看了四本绘卷市集中售卖的佛学经书的李维对佛教的行善,具体是个什么方式并不是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