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虎狼一般的金兵,唯有失败一途!”
“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我们还要分兵,救助那些宋兵。”
深知金国士兵的可怕,又指挥过几万辽兵打败童贯的十五万大军,耶律大石对闻焕章所说的北伐金国,实在很不看好。甚至在他心中,这件事根本没有谈论必要。
同样觉得和宋国一起北伐金国是异想天开,朱武却没有把这个策略完全否定。因为这计策执行的前期,给朱武会带来许多好处。让他有更多的钱粮,提升麾下兵马:
“高筑墙,广积粮。”
“无论宋国有什么打算,先争取援助要紧。”
“金国极有可能在完全消灭辽国后攻打燕京,我们一定要高筑城墙、广积钱粮,抵御金国进犯。”
“挡住金国之后,再商量后面行事。”
向众人说出自己决定,王伦、吴用等人,都是极为赞同。就连耶律大石在思考后,也放弃了原先想法,赞同按闻焕章的计策,先和宋国交好。
“想和宋国交好,就不能擅自称王了。”
“将军称王的事情,还要继续延后。”
突然提出了这个话题,柴进道。在朱武调整官制后,许多梁山泊头领和新晋大臣,都劝说朱武称王,让朱武有个王号,统领麾下众人。
如今,朱武决定用闻焕章的计策暂时归顺朝廷,他称王的事情,自然不可行了。
只是这样一来,朱武就只能以将军身份统领众臣,对于已占据燕京一带,麾下也有数十个将军的朱武来说,实在颇为不宜。
所以,在柴进提出这个问题后,有的人认为朱武应该以收复燕京的功劳向朝廷索要王号,有的人认为朱武可私下称王,不正式造反即可。
最终,朱武道:
“收复燕京的封王功劳,我已经让给童贯,没必要因为这个,惹怒童贯老贼。”
“私下称王的事情,同样也不可行。”
说着,朱武在否决了两个观点,又道:
“众兄弟是星辰下凡,日月为星辰之最。”
“所以我打算取一个明字,作为自己称号。”
“诸位从今往后,可称我为明公!”
将自己的想法道出,众人议论纷纷。明公本就是对有名位者的尊称,此时在朱武口中道来,又隐有明国公之一。以这个称呼统领众臣,勉强是可以了。而且还不会引来朝廷忌惮,认为朱武僭号。
简单商议了一下,众人没有细谈。因为这个时候,面试已临近结束了。朱武率耶律大石等人,重新返回主殿。
再次见到朱武,众考生一阵骚动。方才闻焕章被召进偏殿谈话,然后又满面春风地出来。已经让众人知道,这次考试的状元,多半被闻焕章夺得。想到他提前交卷面见朱武,许多人也有心效仿,争相上交试卷。
喝止众考生的动作,耶律大石让他们认真作答,等待考试结束。朱武则笑着安慰考生,让他们平静下来。
如此,考场中一阵骚动后,重新平静下来。到了傍晚时分,纷纷交卷退场。
朱武盯着人把试卷封存起来,向耶律大石和王伦、吴用道:
“你们三人每人评阅一遍,以甲乙丙三科定级。”
“若有两人定甲,向上提升一科。三个人都定为甲,就提升到甲科。”
把阅卷的权力交给三人,朱武让人誊录试卷,把试卷编号之后,由三人分别评定。
在他们定下甲乙丙三科后,朱武才评阅试卷,定下最终名次:
“状元闻焕章,另有两人提升到一甲,作为榜眼、探花。”
“二甲除原本之人外,把复试时各科第一,同样加入进去。”
“复试时各科前三,至少定为乙科。”
将各种规则加入,许多人都提升了科第。最终定下一甲三人、二甲十二人,乙科一百一十九人,丙科一百八十六人。
说着对这些人的安排,朱武向王伦、吴用等人道:
“近来事务繁多,我打算设中书堂,拟定票签,参预机务。”
“中书堂不设主官,以王伦先生、吴用先生、耶律先生,还有在外的宋江兄弟和晁盖兄弟,作为中书参赞。”
“中书堂下设中书处,处理日常事务。处长由王伦先生兼任,其它职位从这次的文士中选取。”
“其中,状元授从六品中书从事,榜眼、探花授正七品中书知事,二甲授从七品中书舍人,作为中书堂官员。”
将中书堂的设置道出,王伦、吴用等人,心中俱是大喜。从中书堂的设置看,他们就看出这个中书堂,拥有插手一切事务的权力。相比只负责一方面的军务院、政务院、都察院、大理院,明显更加权重。他们先前在梁山泊的参赞军政头领一职,此时也找到了对应位置。
至于耶律大石,在知道自己和王伦、吴用、宋江、晁盖一起成为中书参赞后,同样欣喜不已。这代表着在朱武心中,他已经和四人处于同一地位,真正进入核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