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耶律大石的话极为赞同,朱武在统一明国大臣的思想后,很快把那些宋国朝臣掀起来的暗流,翻手镇压下去。
从朱武内心来说,他对这些搞得宋国亡国的大臣很是鄙视,又知道他们在东京保卫战的一系列骚操作,已经丧失人心。
如今这些人在天下的声望,还不如一些太学生。朱武之所以把他们保留在朝堂,纯粹是利用宋国朝廷的名义,接收地方权力。
只要把地方完全接收,朱武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一脚踢开,然后返回燕京,自己登基称帝。
所以,这些人才会如此闹腾,朱武在察觉到他们的动作后,也毫不犹豫镇压。甚至以清查金国奸细的名义,抓捕了几位和金国有联系大臣。
这个做法,让宋国的朝臣人人惊恐,许多人真正明白了,东京的主人是谁。
甚至,道君太皇帝在知道这件事,又知道朱武无心禅让后,同样惶惶不安,日夜为之忧惧:
“不用禅让的话,朱武还留着我做什么?会不会在接收各地后,直接下手加害?”
“听说他连死去的人都不放过,还派人去搜集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的罪行,是不是要从他们着手,给我安罪证?”
对此极为不安,赵佶想到了宋国灭掉南唐后,被鸩杀的南唐君主李煜等人。在知道朱武不需要自己禅让后,赵佶已知道他如今的境遇和被灭国的南唐君主李煜相似,只要想到李煜是被自己先祖宋太宗鸩杀,赵佶就有一种宿命感,认为自己若不自救,很可能会遭遇李煜的命运。
——————请在明天观看——————
“东京,终于又过来了!”
“可惜靖康之后,它就失去光彩了!”
击败金国的西路军,朱武命卢俊义、孙安、董平率领骑兵追击,自己带林冲、杨春等人,前去接收东京。
看着眼前的东京城,朱武感慨万千。想到了当初被人逼出东京、以及落草后偷偷进京、和林冲等人相遇的往事。
如今,再一次来到东京后,朱武决定在占据这座城市后,把都城前往燕京。把宋国的历史,彻底埋葬在这里。
“东京虽然在中原腹心,汴河等河流的水运也非常便利。”
“但是这里无险可守,想要安稳就必须常年维持大量兵力。”
“而且临近黄河,以后有被淹的危险。”
“不如建设燕京,以燕京作为都城!”
对燕京多次整治,朱武在那里的统治称得十分稳固。即使在此时占据东京,朱武仍旧想要以燕京为都。
尤其是想到历史开封在宋朝后六次被淹,朱武更觉得不能把都城放在这里,免得发生水患,朝廷中枢受损:
“黄河的泥沙一直在增多,宋国三易回河,又让河道不定。”
“开封附近的黄河即将成为悬河,发生水患的危险太大,不能冒这个险。”
“万一都城被淹,容易给野心家机会。”
提前占据东京,阻止了未来杜充扒开河堤让黄河南流,朱武可以确定不让黄河搅乱淮河水系。但是游的植被破坏和下游的三易回河的事情此时已经发生,黄河水患频发,早已是个事实。
在不确定能不能治理好黄河的情况下,朱武不可能冒着危险,仍旧定都东京。他心中早已决定把都城前往燕京,以那里作为中心。
“燕京虽然也有水患,但是卢沟河、潮白河相比黄河来说,危害要小多了。”
“而且定都燕京,朝廷就直面草原的威胁,更有动力北伐,彻底消灭金国。”
“更何况我早已命人发展海运,从江南走海路运粮到燕京,相比走汴河运粮到东京,未必会提高多少成本。”
“燕京作为都城,优势多于东京!”
分析燕京和东京的优劣,朱武认为燕京虽然偏北,却更适合作为都城。东京这个地方,更适合作为陪都:
“有汴河的水运在,东京一时半会儿不会衰落。”
“这里可作为中原的中心,作为陪都存在。”
“对东京不用大肆整修,也不会大肆破坏。”
“就让它维持原样,继续发挥作用!”
所以,在进京前,朱武就颁布严格的命令,让士卒遵纪守法,不得随意破坏。
尤其是对东京的民众,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要坏了形象,遭到他们反对:
“东京民众因为金兵残暴,在城墙被攻占后自发构筑街垒防御。”
“所以金兵才会在攻破城墙后,仍旧无法进城。”
“我们可不能学习金兵,重蹈这个覆辙!”
在军中威严甚重,朱武的命令下达后,明军将士尽皆提起小心。拥有独立的军法官、并多次用军法维护法纪后,明军下下,对军法充满了敬畏。很少有人敢以身试法,用性命挑战法纪。
所以,东京民众在和明军一起打败留守在城墙的金兵后,看到的就是一支得胜之师、威武之师、仁义之师。让他们对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