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1章 发展造纸业  我在中唐当皇帝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州和润州的两家分店互查河南府和汴州的两家分店互查,河中府和河东府的两家分店互查。

所造之纸产量和质量最好的两家分铺会受到奖励,反之最差的一家将会受到惩罚。

李宁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快速掌握基本的造纸技术:分离、打浆、抄纸、干燥,他也不指望这些分店能有什么建树。

技术上的创新还得李宁亲自操刀,黄麻纸是最普遍的纸,黄白麻纸较为普遍,白纸则较为稀少。李宁最喜欢剡溪藤纸,它具有薄、韧、白、滑的特点,人称为“玉叶纸”。京中名门士族以能用得上溪藤纸为荣。

李宁在长安城外的造纸作坊尝试制造竹纸。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初夏,李宁带领李振、纪逸、纪昆等人在芒种时节在秦岭山脉里砍了数十万根新生竹子。这个时节的竹子将生枝叶,纤维足够细长又尚未坚硬,是最好制纸之机。

随后将这些新竹截成六尺长放入水塘中浸泡三个月,等到初秋时再取出。然后将竹料放入盛有石灰水的大木桶中连续蒸煮八个昼夜,再将竹料用清水漂洗,使竹料纤维除去杂质,变得松软。反复三次,使得竹子纤维逐渐分解。

下一步将竹料纤维捣烂并加入适量的水,等其成纸浆悬浮液后,再用细竹帘捞出,最后将湿竹纸晾干即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