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六章 中原大混战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立是死是活,赵广不去关心。

一个数典忘祖的伪文人,不值得为他哀叹不公。

在洛阳誓师之后,汉军各路人马纷纷依令而动,除了羊祜所部留守在南岸外,其余各支汉军抢在赵广北上之前渡河北伐。

“兄弟们,今晚就别睡了,咱不能让大将军抢在前面,替我们挡胡虏?”在茅津渡口,又降职后又升职为裨将军的寇林粗着嗓门,大声冲着麾下将卒叫嚷道。

升升降降,从军侯到镇守一方的实权大将,再被贬为军侯,现在又重新成为将军中最低级的裨将军,寇林这人生起伏刺激得让人发狂。

若是换一个神经线条敏感的人,只怕早就得了忧郁症了,而寇林则不然,重新上岗,指挥一支千人的偏师,这感觉不要太爽。

老子的队伍又开张,这一回我寇老二要捅破刘渊、石勒这些胡狗的屁股?

在孟津渡口,汉军裨将独孤胜、军侯呼延衍两人正率军渡河,独孤胜擅长追踪的本领,非常适合潜入敌军占领区域,破坏、袭扰、诱捕等等看似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的小规模战事,在积少成多之后,也会给予诸胡以沉重打击。

呼延衍投奔汉军时间也不算短了,从一个斥候到军侯,这是能力得到承认的进步,而不是靠着裙带关系,呼延衍干的起劲,就算部落被拆散了也影响不了他的心情。

“呼延,这一次北上,你可要卖卖力气,立下大功的话,一个将军是跑不了的了。”独孤胜拍了拍呼延衍的肩膀,叮嘱道。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刘渊的本部之中,不乏原先呼延部落的族人,呼延衍只要有心,总能找到打探消息的人。

当然,刘渊对此也不会一无所知。

所以,呼延衍得到的消息和情报,准确性还要推敲,这也是赵广没有把呼延衍放到身边的原因,万一情报有假,那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独孤胜这一支偏师会不会上当,那结果则另当别论。

一方面,独孤胜渴望立功,他不在乎情报真假,就算是假的,他也愿意试他一试,万一是真的,那独孤胜就立大功劳了。

另一方面,刘渊对独孤胜也没多大的兴趣,一支汉军偏师,而且领军之将还是胡族出身,就算全歼也伤不了汉国分毫。

寇林、独孤胜不过是汉军各路人马中的二支,如这样千余人的步骑,汉国这次一共派出了有九支,他们相互呼应,相互支援,将在黄河以北的广阔平原上掀起滔天声浪。

十二月八日。

赵广率三千步骑从孟津渡口虚晃一枪后,径直冲向了更下游靠近开封的延津渡,开封城内的晋军已经惊鸟,在文鸯、文虎的压制下,根本不敢出城搦战。

城内贾充、贾南风与司马骏、司马亮等人内斗不休,陈骞能把麾下的淮南兵稳住不散就已是极限,出战与文鸯拼杀,那是不要命了。

赵广率军从延津渡乘了文武、罗尚的战船过河,本来这个渡口还有晋将孟观带领的一部人马守卫,但孟观这人甚是油滑,在瞧见汉军势大之后,立即带着残余兵卒跑到了青州一带。

远离赵广,远离汉国。

广阔的胶东半岛一带,还没有被汉国的凶猛势头波及,胡虏一时半会又打不到青州,不得不说,孟观的脑子灵活的很。

在历史上,别人都瞧不上贾南风,孟观则不然。

事实证明,投奔了一代妒后之后,孟观平步青云,由一殿前黄门侍郎,升任为晋国的奋威将军,甚至一度掌握了晋国禁军的实权。

只是后来贾南风太过残暴,孟观受到牵连死在八王之乱中,才始没有多大的名声。

闲言少叙,赵广领军渡河之后,全军并不停留,直接一个迂回直插向了刘渊军的背后。

大迂回穿插!

如果刘渊也是穿越众的话,自然看得明白,赵广这是学了后世解放战争人民军队的战术。

刘渊的后方,一片空虚。

胡虏只懂得抢掠,哪懂得什么经营后方,根据地之说,更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事实上,要不是有崔游在旁参划,刘渊这支汉赵大军就是一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的流寇军。

天大地大,我胡最大。

凡是汉人有的东西,我们胡人也一样要有。

要是不给怎么办?直接抢就是了。

抱着这一个目的,刘渊的三万汉赵大军像滚雪球一样由北向南,一直到黄河边上,才始不得不停下脚步。

听说,黄河南岸被汉国占领了,那里遍地粮秣,那里小娘如云,那里有蜀地的锦缎,有西域的宝石,有南中的象牙,有涨海的珠贝。

反正,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有。

这些天来,诸胡士卒聚在一起,兴奋的谈论着黄河全面封冻之后,他们将骑着战马,踏过河面,向汉国的腹地前进出发。

刘渊神情如常,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