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 宁远  我崇祯绝不上吊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现在谁要是赶在城下这么喊,时小毛都能气疯,没人明白他手里的战刀有多么饥渴难耐。

宁远城内的边军只是大明九边全体将士的一个缩影,常言道饱暖思,然而对于好战的边军们来说,饱暖之后唯一让他们渴求的就是军功、就是爵位。

军功和爵位代表着荣耀,这是他们身边士兵唯一的上升渠道。

这也是为何孙传庭与卢象升在奏疏中,都隐约表达了想出关迎敌的念头,毕竟军心可用。

“你大爷的,埋怨归埋怨,桌子招你惹你了?”邓宝瞪了一眼时小毛不满的道。

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私底下抱怨一下没有任何用,没有卢象升的军令,除非敌人主动贴上来,否则私自出城即便赢了,回来也是个死罪。

正在这时,从外头着急麻慌的跑来一个士兵,时小毛与李四福对视一眼,都想着大概是锦州城派人来求援了,不觉心里都有些热,都想着无论如何要将这差事讨下来。

“禀报邓参将,斥候来报,建虏大军距离宁远城已不足十里!”

这士兵的话石破天惊,一下子将在座的邓宝三人都给说蒙了。

“你说啥?给老子再说一遍?”邓宝握着刀把的手都紧了一下,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以至于邓宝还以为听错了。

“回等参将,斥候来报,建虏大军距离宁远城已不足十里!”这兵士似乎知道邓宝求战心切而不得,脸上也带着兴奋的样子。

“他娘的!李四福,赶紧去张罗手下的弟兄上城墙,来大活儿了!”邓宝一拍桌子,难掩心中的兴奋。

“唉!末将得令!”李四福兴奋的一边说一边就要朝屋外跑,可跑了两步才发现忘记带头盔了,又回头取了头盔火急火燎的向外跑,一边跑还一边喊着:

“弟兄们,快上城墙,鞑子来了!”

邓宝也随即戴好头盔就要出去迎战,但见时小毛咧着嘴一直看着他笑,便眉头一皱道:

“你笑甚?有话就说,有屁就放!”邓宝心里大致知道这厮想干嘛,是以有些不耐。

“嘿嘿,参将大人,其实咱觉得咱那些骑兵,就算没有马,上城头作战也是一把好手。”

然而建虏的阵势远比邓宝预料的强大,以至于邓宝上了城头后眉头都皱了起来。

原本以为建虏攻城,也会如先前一般派些杂牌汉奸军先上,毕竟这几乎成了鞑子们的优良传统。

可通过观察邓宝才发现,下头清一色竟然全部是货真价实的真鞑子,这些家伙不仅甲胄分明军容肃穆,只看着气势就不一般。

几个鞑子没戴头盔的鞑子露出来的光头,更印证了他的想法。

更令城头的边军士兵吃惊的是,敌方军阵之后有数排盖着大红布的军械,看块头模样应该是火炮,还是重炮。

鞑子啥时候也有重炮了?邓宝脑子里吃惊之余也很疑惑,这些年来大明虽然一直处于防守状态,但鞑子犯边基本上都是轻装简行。

他们的目的向来都不是攻城,而是想法子入关去劫掠,重炮反而是累赘。

而且鞑子根本就没有铸炮技术,手里的大炮多半也都是从明军手里缴获,念及此,邓宝心里对建虏的轻视一扫而空。

看这阵势,鞑子的火炮得有几十门,且不说这些火炮的来历和火力,仅仅凭着鞑子带这么多火炮前来,肯定是对他驻守的宁远城志在必得了。

邓宝甚至想到,很可能对锦州城的猛攻也只是建虏的障眼法而已,为的就是吸引朝廷的注意力,让他们去锦州城增援,这样宁远城的防守就变得空虚。

可建虏没料到,打了这么久,虎大威还如此沉得住气,压根就没向宁远城求援,而宁远城守将也完全没有增援的意思。

建虏没让邓宝等人疑惑太久,谜底很快揭开,一块块巨大的红布被鞑子兵扯下,露出了一门门铜铁合铸的崭新火炮。

邓宝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些火炮清一色全是红夷大炮,这种火炮就是锦州城上也只有寥寥十几门,而战略地位略低的宁远城压根连一门都没有。

重重迹象都表明,这次很可能会是一场硬仗。

宁远城的城防炮还是用的改良过的弗朗机炮,这种中型火炮与红夷大炮相比,不仅射程略差,威力也是不如。

“他娘的,建虏从哪儿搞来这么多重炮?”

邓宝暗骂一声,一边在城头指挥士兵布防,一边立即派人去向山海关的卢象升报信儿。

宁远城距离山海关并不算近,即便是快马也需要一天,这就意味着,卢象升即便动作再快,援军至少也得三天的时间方能抵达。

“轰”

正思索间,建虏阵营的火炮突然有一门冒出一股白烟,随即传来一声巨响,这是建虏在试炮。

炮弹正打在宁远城的城墙中间,剥落好大一片城砖。

“参将大人,距离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