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刺客  华亭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是要累死老娘呀......”

骂咧咧的离去后,静姝几人被分派了工作,静姝负责清洗瓜果,洗净后,要用洁净的麻布拭干水滞,一一摆放在果蓝里。

初春之际,瓜果甚少,但大将军府自不比一般人家,除了常见的芦橘,凤梨,阳桃外,还有西域的蜜瓜,如今北方诸地被胡人控制,朝廷南迁到建康建都,南北对峙十数年,从北地运来蜜瓜是刀口上添血的买卖,当然,对于王大将军来说,这样的营生不成问题。

静姝静静的清洗着瓜果,认真的清洗着瓜果,几乎虔诚,身边不停的有奴婢走来走去,外间传来优雅的乐声,都影响不了她,也与她无关,她关注于手上的活儿,正如初入府时,赵管事告诫她,多做事少说话,才能活得久。是的,谁不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些呢?

未时,宴席开始了,贵人举办酒宴便是一整日,女眷会在黄昏后离开,郎君们还要清谈,至少会到深夜,因此这瓜果酒水定要多备些好。

厨房越发的忙起来,众奴皆步伐匆匆,静姝依旧低着头,将擦干净的瓜果分类放在果蓝里。

“人呢?都去哪里了?”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静姝抬起头,下意识四下看了看,除了几个厨者,打下手的小奴,搬酒水的小斯,再无她人,静姝起身回话道,“回嬷嬷,她们都去前院了。”

来人静姝并不认识,五十岁左右,年纪偏大,穿着一套灰色葛衣,想必是府内旧人。

老妇嘀咕一声,也像是埋怨吴总管没有多买来些奴隶,然后指着静姝道,“就你了,跟我去茶房,把大将军要的蜜茶送过去,老妇貌丑,不方便去前院。”

静姝一怔。

“哎呀,还杵着做甚。”

“喏,喏。”静姝赶紧在一旁的麻布上擦了擦手,跟着老妇离去。

来到茶房,老妇将托盘交给她手上,“大将军近日受了寒,宋娘子说,怕大将军饮了酒,嗓子又不舒服,要准备蜜茶送去。”

“喏。”静姝应了一声,便要转身。

“等等。你看着面生,是杂院里的?”老妇问。

“是。”

“知道路吗?”

静姝想了片刻,“奴顺着乐声走。”

老妇笑了笑,脸上露出深深的皱纹来,“有些小聪明。”这才挥手让她离去。

静姝果然寻着乐声,朝前院的凤鸣楼走去,这里是宴请宾客的地方。

这座阁楼座落在曲池南侧,重檐兽脊,楼前有廊,廊檐宽广,设纱窗,设席位,在这里设宴,也不至少让宾客受风冻之苦,庭院一大片宽广之地,种植着高大槐树,即便初春也是枝叶茂密,绿荫如盖,数众贵女,皆盛装打扮坐于席中,不是盛夏,皆手持团扇,时尔莺莺细语,时尔掩唇而笑,郎君们与女宾分席而坐,个个博带峨冠,与左右举杯谈笑,乐工跪坐于铺席上演奏着仙乐,舞伎在槐树下的舞台上,红袖飞舞,美婢们或低头垂眸的驻立在贵客身后,随时听侯差遣,或穿棱于席间为贵客们添酒布菜。

静姝进了院子,就瞧见一幕盛世太平的画卷,宾客如云,其乐融融,她定了定神,从姹紫嫣红中寻找那位大将军的身影,入府半年,她没有见过大将军,却早己听过他的大名,姓王名元昱,是琅琊王氏元字辈中最出色的弟子,不仅继承了他父亲王羿汉安侯的爵位,还接受了他父亲的兵权,担任大将军、江州牧之职,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他也是当今丞相王伦的堂侄,王家二人一文一武,使王氏家族成为新朝最顶级的大门阀,说他是权臣,也不足为过。

主位上那位着蓝衣,带冠,丰神俊秀,面带微笑的青年男子想必是王元昱了,果真有藩安之貌,静姝微微失神,与自己想像中的有些偏差,实难想像这么一个俊郎人物,是如何带兵打仗的,在他身边着灰衣短须,慈眉善目的老者应该是他的大伯丞相王伦,静姝深吸一口气,慢慢朝他们走去,还未近身,却见吴大总管从外面走来,吴大总管静姝是认得的,他步伐匆匆,呼喝舞伎退下,乐工停止演奏,然后三两步来到王元昱面前,“丞相,大将军,宫里来人了。”

话音刚落,院外走进一群人来,着宫装,抬着一个大木箱,为首的红衣侍者笑容可掬,单手托着一道手卷,朝院内人看了一眼,高声唱道,“太后旨意!”

在场众人,无不起身离席下跪,静姝也随着跪了下去。

那侍者又上前欲扶起王元昱,笑道,“今日是大将军生辰,太后说了,大将军不必跪。”

王元昱受宠若惊,连呼不敢,“臣惶恐,礼数万万不能废。”言毕,拜了又拜,侍者劝不过,也得由了他,然后便开始大声宣旨,无非是些褒奖之言,还将大将军之父的功勋赞扬一番,言之国柱,大将军更是国之栋梁,接着是一番勉励之话,最后为大将军生辰赐了贺礼。

宫人将那大木箱打开,贺礼是一株红色珊瑚。

珊瑚并不稀奇,如半人高,枝态优美的珊瑚却是少见,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