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在太上皇阵营当中,由于他是东宫属官,也拥有了一份话语权。
不然,真的以为就因为同属文臣,就能让堂堂的内阁大臣对他推心置腹?
开什么玩笑!
这些,徐有贞心里都清楚,但是,他更清楚的是,这些,都是天子给的
作为一个定位于朝堂上的舒公公,徐有贞深知,自己和正版差距还很大。
最大的不同,就是正版的舒公公,是真正能替天子办事的。
但是他现在,只是得了天子的暗中扶持,才在太上皇阵营中有了一席之地,若要论真实的作用,其实少得可怜。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探听一些消息,及时传递回去,好让天子能够及时掌握张輗等人的动向。
但是这点用,还远远不够!
虽然徐大人没有打听过,但是,凭他每次向舒良说出自己打探的消息时对方的表情,他就知道,这位舒公公很多时候,得到消息比他还早。
换句话说,东厂不止他一条消息渠道,而且别忘了,天子手中除了东厂,还有锦衣卫,想要搜集消息,不缺他一个人。
所以,他得让自己变得更有用!
怎么才能有用呢?
那当然是,获取太上皇的信任,让自己能够参与到太上皇阵营的决策当中!
只有这样,他对于天子来说,才有不可替代性。
时至今日,徐有贞仍然不清楚,天子对于太上皇,到底是如何打算。
但是,他可以确定的是,天子对太上皇,并无外界所以为的兄弟之情,甚至于,他隐隐有一种感觉,天子似乎,一直在等着太上皇犯错。
由于自己特殊的身份和性格,徐有贞在看待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偏向阴暗一些。
在成为太上皇的人之后,他仔仔细细的梳理了太上皇回京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
然后他惊讶的发现了一件事。
初回到京城的时候,太上皇的形象,是一个虽有过错,但虚心认错,且高风亮节,为社稷安稳避位的大义之君。
但是现在,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之后,很多的东西,好像发生了改变。
从最小处的说起,太上皇回京之后,册封了许多妃子,据说在南宫中,荒淫享乐,性情乖戾,动辄责打内宦。
如果说这毕竟是后宫之事,不算什么的话,那么再往后,太上皇开始私下召见外戚勋臣,虽然说是叙旧解闷,但是,终归让人难免多想。
再到后来,太上皇让天子晨昏定省,更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这些小事,在一点点的消磨掉朝野上下,对于太上皇的忍耐。
直到这次瓦剌使团进京,太上皇先是接受了也先之妹留在南宫,随后又和孛都过从甚密。
到了春猎场上,为了成国公府的爵位,对天子言辞相逼,举动之间,隐隐有干政之意,甚至到了最后,还闹出了私纵孛都出逃这样的事。
这一桩桩一件件,在外人看来,都是太上皇不知分寸,屡屡越界而为,但是,徐有贞却知道,其中不知有多少,都是天子在暗中引导。
于是,徐有贞得出一个结论,天子并不是不管太上皇,而是在等一个机会!
等一个,太上皇犯大错的机会!
于是,徐大人立刻就明白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他要成为太上皇真正的心腹,要成为太上皇阵营中,说话足够有分量的人。
如此一来,他就能成为最终,立下大功的那个人!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要讲究资历的,徐有贞来的晚,功劳也不够,虽然说,他身在东宫,位置重要,所以受到重视。
可想要爬上去,却还是很难。
说白了,他势单力薄,如今太上皇信任的那些勋贵,他想要挤进决策圈子里,说白了,是在这帮人手里分一杯羹。
这岂能容易?
所以,徐大人绞尽脑汁之后,便将目光盯上了朱鉴。
这位老大人,是个真真正正的太上皇党!
虽然,在徐有贞看来,他这么做,和那些勋贵没什么差别,只不过,那些勋贵是求利,而朱鉴求的是名,求的是誉。
但是,他也很明白,朱鉴不是单纯的沽名钓誉,而是真真正正的,觉得太上皇是正统,所以,他甘冒奇险,两次出使,把太上皇带了回来。
哪怕自己这个文臣,在一干勋贵当中格格不入,还是愿意跟他们同流合污。
与此同时,他又瞧不起这帮勋贵。
当时徐大人就觉得,只要能够取得这位的信任,自己就有了靠山。
简而言之,朱鉴是个太上皇的忠臣,他信任徐有贞,所以,徐有贞也是个太上皇的忠臣。
有了这一层保护符,很多事情,就会方便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