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镃自己,是个学问大家,却并不是个擅长权谋之人。
既然不擅长这些诡谋,那就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便是,可他却偏偏难以抑制自己的贪心,落得这个下场,不仅丢了官职,连一辈子的清名搭了进去,也算是咎由自取。
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哪怕到最后,朝廷将主要责任归咎在了江渊身上,可是对于底下的士子们来说,萧镃作为翰林学士,就是这次殿试的主持者。
殿试不公,首先骂的肯定是他!
所以实际上,萧镃的处境,也比江渊好不了多少。
他们二人,下场早已经定了,不过是处置轻重而已,大臣们心中稍稍感叹了几句,就迅速将心神收敛了回来。
这二人已经不值得关注了,但是可别忘了,大理寺这回,可是把十个读卷官全部都弹劾进去了。
剩下的这些人怎么处置,才是最关键的。
这些人里面,有内阁大臣,有六部侍郎,随便一个被撤换,在平常时候,都会引起官场地震。
更不要提,现在是足足十人。
他们要是全都被处置了,那么,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将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当然,或许也是个机会……
其实,仔细听听就会发现,刚刚无论是谁,哪怕是七卿大臣,他们讨论的,都是罪责在谁。
但是,具体该如何处置,却基本没有人提及。
因为这种事情,必须要天子先表态,定下调子,才有讨论的余地。
不然的话,谁先开口,都是惹祸上身。
至于天子会如何处置……
有脑子灵光的,已经渐渐品出几分味道来了。
大理寺在上奏的时候,是把江渊,萧镃,张敏,朱鉴列在一起的,但是刚刚,天子却单独拎出了江渊,萧镃二人。
这是否说明,天子在此桉上,尤其重拿轻放?
可是,这件事情闹到现在,无论是陈循,王文,还是后来的陈镒,都表示出了,这件事情不仅是殿试舞弊,更是官场风气问题。
这种情况之下,若是不予惩处,那么,岂不意味着助长这种风气。
想来,这么大的桉子,这么多读卷官都缄默不言,未尝不是有法不责众的念头在。
法令不行,未尝不是官场风气不正的原因之一。
甚至有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这其实是个两难的抉择。
如今就看,在天子的心中,到底是哪一方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