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十六章 书院的辩论  汉末之龙起荆襄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嗯,那你认为的施政该以儒家仁德教化为主还是法家之刑罚为主?”

“小子以为根据时局有所选择,若是盛世,则以仁德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若是乱世,则一刑罚为主,政令清明,同时以仁德教育辅佐。

《周礼言: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便是此道理也。这是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而定,我高祖定天下之时,休养生息,用轻典,孝武皇帝之时,用的是中典。

至于学说之争,琮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儒家和法家如今的发展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说之间日后只会越来越淡!”

儒家用法家的一些理论,而法家有何尝没有进步,法家同样是如此,隆礼重法,法家在判决的时候也会酌情处理,也是吸收了不少儒家的东西。”

“你认为会有学说会相互融合?”

“小子有一问,周公定周礼的时候,可有儒家,法家之说?周礼似乎也包含了法家,道家,墨家等许多东西,这是为何?”

《周礼不仅仅是明确了礼仪,同时明确了律法,制定了各类规则,如秋官司寇中就明确了五刑纠万民,明确了百官之中谁负责掌管各类刑罚。

刘琮这一下就问住了郑玄,学派之说源于春秋战国,但是周朝可没有这个说法,而儒家尊周公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最崇拜的古圣人!

“你倒是能言善辩,不过周公是我儒家圣人乃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你说的有几分道理,学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融合,但是是以儒家为主还是法家为主,老夫认为是儒家!”

“琮倒是从未想过这个事情,琮考虑的什么是最适合百姓的,自古以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何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才是琮考虑的。”

这种学说之争刘表刘琮都不会参与,郑玄也是点头,各司其职,刘表父子主政一方,更多的是考虑政务。

刘琮这段时间在书院一边交流音韵,一边与诸多学子进行讨论,不少学子也被刘琮许多独特的见解所折服。

如士农工商,刘琮则提出了生而平等,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应该值得被尊重,而不是整日口中言贱商。

“不过谢谢你,听说你是建议邀请子重来荆州,今乱世,荆州尚且安稳,倒不失为一安心休学之场所!”

服虔,曾经担任九江太守,刘琮向刘表建议,邀请其入荆州修书,治学,刘表欣然采纳,这些博学之士入襄阳,对襄阳是有帮助的,而且此人担任过九江太守,主政一方,肯定还是有一些门生故吏,日后对刘表父子进军扬州也是有益的。

“家父志在治学,这是家父希望更多的博学之士来襄阳共同修书,造福后世,琮不敢居功,此家父之功。”

刘琮对于这些博学之士,如果不是家世显赫的,刘琮都会尽量邀请,服虔在音韵学上的造诣也非常高。至于家世显赫的,刘琮都要思虑清楚利弊,日后若是尾大不掉就不好。

中学的老师也基本确定了,除了刘琮自己培养的几位,韩翊,崔琰,阮瑀等皆将会入中学教书,韩翊负责教导算学,崔琰负责教导儒学,阮瑀则是教导音律,不过阮瑀乃是官身,因此不会常待在中学。

这些都是蔡邕,刘洪以及郑玄推荐的,关于儒学,不仅仅郑玄,宋忠,司马德操都推荐了人,中学规模预计是招募三百人。

中学主要从刘琮办理的小学中挑选,不过各世家也有一些弟子可以参加考核,如果能通过考试也可以入中学,因此不少世家弟子都会报名。

负责考核的是蔡邕以及习祯,蔡邕作为名满天下的自然是有这个资格的,习竺乃是襄阳习氏,为人德行出众,在荆州颇有名气。

挑选习竺是为了平衡荆州世家,以免让他们认为刘表不重视他们,本来是打算让宋忠,但是宋忠认为郑玄都没有参加,因此他也不愿意担任。

“主公,刚才阴瑜来报,说学校已经修缮好了,问是否先参观?”

刘琮听了之后便离开书院,前往刘表那边,此事还是要先询问刘表有没有时间参观,此物乃是刘琮组织人手修建,算是新式建筑。

刘琮融合了许多后世建筑的一些优点,比如苏式园林的一些特点,苏式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地面有些地方也用了花街铺地。

同时也应用了荆楚风格,荆楚建筑风格之中,讲究空灵之美,线型之美,当然荆楚建筑之中的台、榭是必不可少的。

刘琮又兼并了后世建筑的实用风格,有大教室,小教室,藏书楼,食堂,宿舍等,由许多阁楼组成的建筑群,最重要的是里面用到了玻璃!

虽然刘琮现在生产出来的玻璃不够光滑,平整,但是作为窗户玻璃还是可以用的,又组织不少工匠将其严丝合缝的嵌入木制框架之内。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