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流寇  回到明末建工业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陆舟却又显得十分平静。

商队换回来的消息,早就知道了建州那边动作。

探子最远跑到的地方,还发现了明廷修建的边城卫所。

似乎也在加紧忙碌的情况。

除此以外,整个营地的人都很平静,只有刘青峰偶尔感叹几句。

其他人都是按部就班的忙碌起来,经过短暂的磨合,居住地形成规模之后。

新纳的人口也逐渐明白了他们目的。建奴已经离他们远去,现在是一片新的生活。

原先在陆庄的生产设施完全就只用来照搬,不少的工匠和仆人,为了工分不辞辛劳的来到这里。

先前陆庄的逐步扩张,大家都看得清楚,新城池的建设就意味着能有更多的原始机会。

能有更多的工分能够换取资源,少部分陆庄老人的优厚待遇,都不断的刺激着这些人的野心。

他们想要有更大的屋子,想要女人和土地。

这同时也是起到了一个刺激作用,那些新吸纳的人口,是没有资格跟这些陆庄人比。

他们渴望着牛羊和土地。

只不过现在的营地,不是按照宜居度要求来建,而是有点类似于库城的模样。

主要是为了交通和便利,以及放下各种生产设施。所以建设的速度较快,简洁粗暴。

直到营寨内新风车又架起来了之后。

陆舟趁着这空余时间,已经对手底下的人又进行了一番改革。

流民之内也是有头领的,他们在迁徙的过程中,往往就能形成一个小的头目。

这是个自然的形成过程,一些有头脑的人会带领着整个队伍,负责披荆斩棘,选择前进的方向。

而这些人以后自然也是要重点观察和培养的对象。

剩下就是原本跟在手底下的人手,除了统领刘青峰、杜二娘外,又选拔出了十名小将。

其实这些小将,也都是原先百人线列队的首领。拿出来选拔,是为了确立封赏一番。

人多了,特变是领地扩大起来。一些由上而下的制度、管理和权利分配,自然得逐渐更改一番。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