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六章 堑壕对堑壕  纵横天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李尽忠、李大酺划下道儿了,那秦睿也不能不接着,否则东北诸部,还不笑话大唐不敢啃“硬骨头”!于是,秦睿就下了一道颇为奇怪的命令。

责令左、右两军,伐木为材,当道下寨子,以契丹人修筑的宽沟为屏障,将松漠城团团包围。同时责令一部阻塞河道,断绝水源。

基于防范的角度考虑,防止敌军破袭偷营或突围,秦睿还将营州、幽州的所有投石机,床弩,都调了过来,加强给左、右两军,以为防御之用。

利用投石机,日夜不停的向松漠城,及城外的堑壕,投掷巨石,火油,尽可能多的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以雄厚的实力,代替将士流血。

因为秦睿心里清楚的很,想要一口气吃掉十五万契丹、奚族联军,没有三到五万的伤亡,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三五万人啊,一想到这个数字,秦睿就心疼。所以在战阵费用和人员伤亡的选择中,秦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破财免灾。

当然,这其中还有李尽忠的“功劳”,没有他那座金山打底,秦睿怎么能有如此的底气,铺张浪费,花钱如流水一般的呢!

为了加固防线,避免狗急跳墙,集中优势兵力,破其一点,秦睿特地在幽、营二州,征召了四万青壮,及一万辆大车,日夜不停的运输,箭矢,巨石,火油。

看着满天的火矢,巨石,不停的向敌营倾斜,秦睿的心情那叫一个舒畅。他打的仗也不少了,可像这么阔,敞开干的战事,倒是从来都没有过。

“太尉,这么干下去,用不了十天,松漠就被巨石团团围住,他们是出不了,可我们也进不去,这仗往后,还怎么打!”

营州大都督孙郎,对目前的战法有些担心,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饮牲畜之乳,啃肉干,比中原部队能扛多了。

况且,既然绝对打这样的仗,敌人的物资储备,那也一定够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好与我军长久的周旋下去。

现在,太尉日夜不停的倾斜巨石,以火矢攻击前来偷袭的敌军,是能给他们造成一定比例的伤亡。

但长此以往,数量颇多的巨石势必会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到时候有利的将是敌人。唐军将士要想跨国这道“天堑”,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命了。

“国文啊,你说的没错,按照常理来说,是这样的。这也是敌军为什么选择小股破袭我军的原因。”

“估计李尽忠和李大酺,正在松漠城中笑话本帅,无谋,少智,浪得虚名呢!”

秦睿这话,把孙郎更是搞糊涂了,太尉这明白啊这是,可他既然心知肚明,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当然,孙郎不会认为,秦睿是犯了糊涂,或者忘乎所以了,他知道秦太尉是从不无的放矢的人。

可他这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孙郎实在是没想明白?而且,这次的消耗,可是将营州,幽州的府库都花光了,这么大笔开销,见不到成果,那就怎么办啊!

“行了,你们都下去吧!”,对帅帐中的诸参军司人员摆了摆手,秦睿又把孙郎叫到了沙盘前。

指着松漠及后方靠着的松岭一带,广袤的山脉,淡淡道:“大贺氏在这里经营了近百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就没点别的退路?”

退路,这话问得好,松岭连接燕山山脉,松漠城后,是一望无际的大山。大贺氏在这里放牧,打猎,生活了一百年,熟悉这里就像熟悉自家的后花园一样。

“太尉的意思是,李尽忠说谎,或者有所保留?”

见秦睿点头,孙郎痛骂了一句:“这个该死的降将,太尉,您稍候,末将这就是把他抓起来,大刑伺候!”

“哎,国文,没必要,这都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事,你不必动怒!”

换位思考,不管是秦睿,还是孙郎,就算做了李陵,成了叛臣,也不会完完全全的出卖大唐,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告诉敌人。

李楷固也一样,作为一个天良未泯的人,否则也不会因为契丹存族,投降大唐。此时的松漠城,尚有他数万同族,有所隐瞒也是正常的。

他说的金矿,可定是有其事,但绝对没有把事情的全部,都说出来。就比如说,这几十年来挖掘的矿洞,一共挖掘了多少矿洞,它们到底通向那里。

能囤积多少的军需粮秣,屯多少兵力甚至,哪些矿洞有水源这些问题,他统统都没说,可对于唐军来说,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情报。

“那您的意思?”

“对,咱们的顺着契丹人的意思来,你进攻的势头猛了,他们承受不住了,跑了怎么办?”

明白了,与他们一样,做出一副长期对抗的准备,就是为了稳住他们。待我军摸清松岭的情况,调整布防,争取时间。

“不仅如此,围困的部队也好,探山的部队也罢,其实都不是这次战役的主角,真正的主角,还在钦差卫队的营区里待着呢!”

啊?钦差卫队的营区?也不知道太尉是怎么想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