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打造优势  大秦五百年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有个特殊地方,这是由治粟内史官署派来的直辖的账房人员,有三名账房,相当于一个财务部。

工师是无权管辖账房的,账房直接对治粟内史官署的上司负责。

这是从制度上防止厂长贪污的基本手段。

财务部专门有屋子作为办公室。

子婴进入财务办公室,屋内同样有很多书架,书架上摆放着许多竹简账本。

案桌上摆放着的是纸张本子。

子婴翻开账本阅览,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位工匠的姓名和俸禄发放情况。

秦国兵器作坊的工匠们,一般属于终身制,一生都在作坊中劳作,平常一天工作十二小时,工作五天可休息一天。

工匠一般只负责兵器制作,不搞农业耕种。

这一两年来,因为男丁损失过多,才出现在农忙时工匠下田帮忙这种特殊现象。

每位工匠,都会有一定的俸禄,技术越精湛,待遇越好。

平常官府包吃住,待遇用粮食的形式发放,偶尔还有肉类、酱料等。

秦国严禁私自出售主粮食,工匠如果要领取钱币,可以少领取相应价值的粮食来折扣。

不过,工匠们要养家糊口,领取的粮食要给家人食用,能富余出来的粮食不多。

普通工匠的家庭,一般也是仅能温饱,日子过得跟农民差不多。

随后,子婴来到仓库区。

在仓库某间屋子,这里堆放着大量的铁矿石。

这些铁矿,是在秦岭的矿山开采出来。

随后,子婴要考察生产车间,也就是炼铁区。

刚进入屋内,立即能感受到,室内温度比室外高出了一些。

走近炼铁炉,温度进一步升高,工匠们皆是穿着薄薄的裋褐作业。

现在是夏天,本身就热,子婴和尉缭同样是身穿薄薄的裋褐前来视察,靠近炼炉后,子婴和尉缭也很快就满身大汗了。

按照现代的话来说,这属于高温作业,劳动法规定要发放高温补贴。

这里有多个炼炉,子婴先观察着第一个炼炉。

炼炉体积较小,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地放在炼炉中点火焙烧,本身就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根据现代所知的知识,温度应该是600度至1000度之间,没有达到铁的熔炼温度。

子婴再观察焙烧到一定时间的炼炉,炼出来的生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

这种铁杂质较多,含碳量低,质软,只能锻,不能铸。

这是将铁矿石提炼成生铁的工序。

在另外的地方,进行下一道工序,这里再将生铁经加热锻打,挤出夹杂物,在反复加热过程中,块炼铁同炭火接触,碳渗入而增碳变硬。

将生铁加工成可使用的熟铁,这是第二道工序。

第三道工序,是将熟铁打造成各种铁制兵器。

目前的冶炼方法,现代将其称为“块炼渗碳钢”。

从铁矿石到各种兵器成品,每道工序生产流程都是标准化。

在第三道工序中,又分为多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分别打造剑、矛、戟等不同兵器。

子婴仔细检查做好的兵器成品,每件同种类的兵器高度相似,这是标准化制作的质量要求,兵器上都有刻上工匠、工师名字。

在子婴看来,如果有技术指导,把这个时代的冶炼技术发展到“灌钢法”,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必须循序渐进,这需要一个过程。

先把西汉中后期开始使用的炒钢法掌握好,才能具备向提升到灌钢法的基础条件。

所谓“炒钢”,是因为在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这种搅拌就好像炒菜一样而得名,是把生铁加热到熔化或基本熔化状态,在熔池中加以搅拌(古代称之为“炒”),借助空气里的氧把生铁所含的碳氧化掉,把含碳量降低到钢所需的成分范围,从而直接获得钢。

要能把生铁加热到熔点,用木炭作为燃料根本无法做到,必须改成用煤炭。

考察完毕后,子婴带上尉缭、尉羽来到“厂长办公室”。

子婴对两人道:“我已经想出更好的铸铁方法,或许能提炼出比铁更好之物,称为‘钢’。用钢打造出来的兵器,大大优于铜兵器和铁兵器。”

尉缭、尉羽又惊又喜,大王又有新发明了。

子婴再道:“这要绝对保密,事关重大,要这方面有绝对信得过、造诣又高的工匠。”

很多民用技术难以保密,也没必要保密。

军用技术则不然,需要绝对保密,才能确保对敌人的优势。

子婴能做的,是提供更先进的冶炼技术理论知识,需要合适的臣子去实践,在实践中把技术掌握好。

尉缭道:“大王,邹棠已是造诣最高的工匠。他家原在陇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