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在现代时查阅的资料,诸葛连弩最快可以做到六秒钟射完十支箭。
子婴把十支箭射完,估算着大约花了二十多秒
他又再次试验,将箭靶距离增加一倍,连弩虽能射到那个位置,但精准度已经差了很多。
操作着连弩,子婴十分兴奋,进行多次连续试射以检验性能。
概括来说,衡量连弩性能关键在于连射速率、射程、稳定性这三大要素。
在第二次装满箭支试射时,出现了意外情况,在第七支箭矢射出后,上方箭槽内的箭矢没有及时落入水平槽内,导致了连射中断。
即使到了近代和现代,也难以完全避免武器出现意外的可能,比如枪支有一定概率会卡壳。
子婴还发现了其他问题,在箭支射出后,最少要间隔差不多两秒才能射出下一支箭矢,连射速率还不够快。
在射程方面,最远能射到一百多米,在八九十米内能确保杀伤力,这方面勉强及格了,但还有改进空间,有效射程还能更远。
总体来说,这两把连弩样品的性能,勉强可以投入实战中了,要是让子婴打分,会给个五十分。
实际上,在常骆接下任务的第四天,就已经制作出了成品,只是性能比较差,又再进行改善,直到今天,才制作出性能勉强过得去的连弩。
新的发明创造,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能够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子婴对两人道:“连弩发射速度还太慢,射箭稳定性不够好,重量最好能再减轻些。两位还需继续努力,尽快改进。”
现在只是试验研究阶段,必须把性能做得比较好的前提下,才能把相应的质量标准、制作工艺流程定型,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的批量生产。
子婴再多看两眼常骆,常骆两眼黑眼圈非常明显,却难掩兴奋之色。
他问道:“常骆,近来每日睡几个时辰?”
常骆回应道:“回禀大王,这几日来,微臣每日只睡两个时辰,终于把连弩制作出来了。”
刚说完,常骆打了个哈欠,再继续道:“微臣会继续努力,尽快把连弩做好。”
子婴道:“常骆,你研究制作连弩有功,秩俸升为二百石。”
对于有功的人,子婴不吝啬赏赐,也是很有必要的。
“谢大王!”
常骆跪下谢恩。
————————
赵国,邯郸。
张良派出的人,抢先一步来到这里。
“什么?项羽居然要赵国向他称臣?”
赵歇得知消息后,立即召见张耳、陈馀、李左车三人。
三个臣子得知后都大吃一惊。
陈馀愤然道:“项羽欺人太甚,必须拒绝!”
张耳冷冷地回应道:“若得罪项羽,派兵攻赵,如之奈何?”
陈馀道:“大不了,跟项羽拼了!”
李左车道:“赵国跟齐国、韩国结盟,韩国已表明不愿屈服于项羽,若齐国同样如此,三国联盟,齐心协力,项羽也奈不了我们。”
张耳道:“没错,先看看齐国之意。需派人赶往齐国,劝说刘邦跟我们一起共抗项羽。”
大家得出了一致意见,张耳立即派人去齐国。
两天后,武涉来到了邯郸,赵歇接见。
武涉向赵歇说明来意。
赵歇没有当场答复,采取拖延战术,像韩国那样拖延时间。
武涉无奈,只好先返回楚国。
——————————
项羽除了派出武涉前往魏国、韩国、赵国外,另外派出司马欣前往齐国、燕国。
刘邦在书房单独接见司马欣。
当司马欣说明来意后,刘邦大吃一惊。
这么重大的事情,他当然不会立即做出答复,把萧何、曹参等最重要臣子召来商议。
臣子们得知事情后,大多数都很愤怒。
原本项羽击败秦军主力,成为天下英雄,刘邦的臣子们对项羽有敬重之心,现在,这种敬重之心荡然无存。
樊哙道:“项羽真可恶,大王千万不能答应!”
灌婴道:“不能屈服于项羽,若他来攻,臣愿带兵跟楚军拼了!”
卢绾道:“可齐军无法跟楚军相比,恐怕拼不过!”
郦商道:“跟项羽硬拼不是办法,还需另想它法!”
臣子们虽然愤怒,但又觉得项羽实在太强大了,都很是担忧。
曹参道:“我们与赵国、韩国结为同盟,若项羽攻我们,赵、韩两国应当不会坐视不理。”
萧何道:“大王,齐国无力单独抗楚,若加上赵国、韩国则不同。臣认为,还需看看赵国、韩国之意。”
刘邦道:“只能如此了。若两国惧怕项羽,齐国也只能称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