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
天启皇帝朱由校身着正服自皇宫出发,前往天寿山麓祭祖,京师大部分官员随驾而行。
内阁元辅王象乾,兵部尚书王在晋,英国公张维贤三人留守。
锦衣卫指挥使也被朱由校留了下来,以免居心叵测之人暗中生乱,皇帝虽然走了,但是京师管控更加严格,五城兵马司加了两倍的差吏昼夜巡查,锦衣卫也是神经紧绷,九门全部由羽林军替守。
按礼制,后宫嫔妃也要去,刘太妃虽然年老,但是也一致要求要同去,朱由校也很无奈,只得妥协。
朱由校在祖宗牌位前告庙后,径直前往长安左门,随驾官员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后妃不与皇帝同行,由东安门出行,而留守官员则在德胜门外身穿吉服送驾!
皇帝出京首站的落脚点于沙河行宫、巩华城,随驾官员朝见皇帝,行五白三叩头礼,然后先行出发,于天寿山行宫等候,而要皇帝在此休息一晚,于次日凌晨才出发前往天寿山行宫。
待百官朝见完毕以后,朱由校也终于是可以轻松下来了,毕竟一天下来要保持皇帝的威严实在是太辛苦了,朱由校都快崩不住了。
怪不得很少有皇帝祭祖,这真的是一个辛苦活,就光是维持一天的表情恐怕就要逼疯不少人了。
“那些建奴的首级到哪了?”
这可是给神宗皇帝的祭品,不能疏忽了,毕竟这也算是他登基以来的功绩嘛,他晚年时期一直在担忧辽东奴患,自己作为他的孙子,也算是给他出了一口气。
“回皇爷,已经催促几次了,明晚定能赶到,不误皇爷大事!”
虽然就几十里路,可皇帝的御驾排场太大了,走的是很慢的,这也是为什么还要中途休息一晚的原因。
外出无聊,如果没有重要的大事朱由校是不需要处理政事的,只能去找纯妃谈论生命来源。
正月十一日,朱由校赶早便起床了,又要在龙辇上坐一天,幸好今天还有个纯妃陪自己解闷,不然朱由校都要无聊死了。
慢悠悠的走了近三个时辰,终于到了,皇帝御驾自天寿山红门而入,龙辇自红门左门进入陵园,道路两边的官员跪迎御驾,然后龙辇进入感恩殿,皇帝于此用膳休息,半个时辰后百官再次朝见皇帝,最后完善明日拜祭的礼仪诸事,确保万无一失。
傍晚,自辽东而来的一队人马也终于到了天寿山麓,然后将所有建奴首级依次摆放于陵园中,只待明日皇帝祭拜之时直接抬进去,筑成京观,一天又过去了。
正月十二日凌晨,朱由校身着一席青袍手着恭资自陵园中央缓缓走去,两侧百官也是一色青服,朱由校后面五个宫女拿着托盘跟着,这是建奴的甲喇、牛录额真首级,一共五个,用红布盖着。
待朱由校走到长陵园外,领头俯身行跪礼,起身手扶青袍从中间缓步朝着台阶向上走去,其他人由两边侧门而进。
待朱由校到长陵,只见陵前摆好了香案,香烛衣锦无数,两边空地上牲畜数只,共大山牛三只、猪五只、兔六只、小山牛两只、北羊二只、鹿一只,旁边是手握砍刀的锦衣卫,只待皇帝祭祀时当场宰杀。
朱由校于长陵墓碑正前呼道:
“孝玄孙嗣皇帝朱由校敢昭告于列庙皇祖考妣太皇太后:节序流迈、时维孟秋。气序若流、时当孟夏。气序云迈、时维猛冬。谨以牲醴庶品、用荐时袷之礼。以申追慕之情。叩拜永乐皇祖在天之灵!”
朱由校说完便在陵墓面前行三跪九叩之礼,礼毕后朱由校上前三步亲手将香火插于香案正中。
朱由校礼毕后,后面的王朝辅对着下方百官大喊道:
“大明天启皇帝陛下躬祭礼毕!”
百官立时跪礼大呼道:
“臣等叩拜成祖文皇帝!”
说完便也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皇帝和百官礼毕,王朝辅又回身对着旁边锦衣卫大呼:
“请永乐皇祖膳食!”
缇骑立刻操起手中的刀便宰杀牲畜,然后将杀好的牲畜按礼制摆于香案两旁。
到这里流程基本走了大半了,朱由校并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去各个陵墓躬祭,他只需要在长陵走一遍流程即可,其他的交由事先定好的官员代皇帝前去祭拜。
神宗皇帝的定陵是由刘太妃前去祭拜,毕竟是自己的丈夫,虽然有一点不合礼仪,但是朱由校力排众议,百官也只能让皇帝小小的任性一次,毕竟这是你祖宗不是我祖宗。
“将那两千余颗建奴首级于神宗爷爷墓前筑为京观。”
说完又对那几个拿着托盘的宫女吩咐道:
“这几颗首级就不必放在长陵了,送到茂陵去呈给成化皇祖!”
永乐皇帝可瞧不上这等奴首,他老人家当年砍的那些人哪个名号后面不带个可汗?至少也得黄台吉、代善这种级别的奴酋脑袋才勉强有资格摆在长陵。
“您当年五征漠北之雄风,令孙臣无比敬佩,然皇明每况愈下,国威